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夏秋之际

作者:余江玲    
2024-09-27     浏览(66)     (0)

本文讲述了夏秋交替的时节带给人们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生活感悟,以及季节转换时人们的情感与思考。人们在此时节中欣赏自然变化、季节交替带来的独特魅力,珍惜一切并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我们留恋着夏日最后一抹热烈的阳光,也期待着秋日第一阵清爽的凉风。在四季更迭的周期中,夏秋之际是一个极其梦幻的时节,它既是一年中自然景观最为丰富的时刻,也是人们内心情感最为复杂的时刻,毕竟,此时的天气正从恼人的炎热逐渐转向怡人的凉爽,万物也经历着从繁盛到收获的过程。

夏秋之际的大自然,既保留了夏季的生机和活力,又开始透露出秋季的沉静和丰盈。夏日的热烈还未完全退去,植物的苍翠就是最好的例证,它们仍然枝繁叶茂,从夏末的天气里汲取热量,但这也无法否认秋天的到来,因为阳光似乎变得更加温柔,炎热的、仿佛黏在身上的暑气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微风。这种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了自然万物的生长,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那些躬耕于大地的人们:农田里的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农人们忙于收割即将成熟的粮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期待。

当然,更让人期待的,是夏秋之际带来的,有关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它成就了这个时节的独特魅力。在夏天,所谓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们总能听到虫鸣声此起彼伏。而在秋天即将来临之际,昆虫的鸣叫声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秋风轻晃树叶的沙沙声,似乎在低吟细语,诉说着夏季的离去与秋季的到来。过不了多久,树叶就会开始泛黄、泛红,色彩的交织将会给我们带来欣赏油画的体验,展现出生命的另一种姿态。这一切,不仅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时间流逝的印记,令人在欣赏之余,生出无限感慨。

于是,夏秋之际还承载着人们跳脱的、复杂的情感与思绪。从漫长而炙热的仲夏夜之梦中惊醒,人们似乎都会开始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生活与目标。气温渐渐回落,生活的步伐也在不知不觉中放缓下来,人们更容易在此时静下心来思考自我、反思生活。对于一些人而言,夏秋交替意味着从激情四溢的夏日活动中回归自我,寻找内心的平静。对于另一些人,尤其是学生而言,夏秋之际往往是暑假的结束与新学期的开始,是 “放纵”的结束与 “自律”的开始,他们在这个时节要处理好多种情绪:对假期结束的不舍,对学习的倦怠,对未来的期待……可以说,夏秋之际的季节转换也伴随着学生们的身份转换。

夏秋之际,气温是下降了,而文化与节日的氛围却在升温,因为我们即将迎来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暑气还未消尽,人们已经开始准备庆祝中秋佳节,我们能在各种地方见到关于月饼的宣传。人们如此热衷倒是不无道理,毕竟,中秋节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情感的表达。人们在中秋的月圆之夜、在夏秋之际感受时间的流转,感悟生命的深邃,感悦家人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此刻得以升华。

夏秋之际无疑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时节,自然界的变迁、人们的心境变化何尝没有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欣赏这一美丽时节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与成长。夏秋之际成为一个启发灵感、引人反思的特殊时段,无论是拔云见日的欢喜,还是独赏秋月的宁静,这个时节都以它独特的方式,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在这个时节,让我们珍惜自然赋予的一切,铭记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作者系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