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报》

听春之音,抒校之情

作者:邓应春  2023级傣医班民族医药学院    
2024-08-30    

文章描述了午后教室的景象,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椅上,窗外风与树伴舞,师生交心谈话,和谐融洽。室内清幽恬淡,阳光柔和恬静,藤蔓生机勃发,紫色花串垂落,枝蔓向四处延伸,形成天然绿墙。花海白墙,粉与紫交融,沉浸于春之花海。

透狭窗,览春光,风袭来,竹摇曳,花散香……午后,空旷的教室,几缕阳光,透着玻璃倾洒而入,投于桌椅,显出淡淡光泽,而地,光斑点点,其余一片阴影,与燥热的外面相比,竟显得十分恬静与清新,而窗外,风与树伴舞,微微摇曳,鲜活而可爱,还时时传来清脆悦耳的鸟鸣,显得室内一片清幽与恬淡。

风儿撩动,帘儿飞扬,清光倾透,空留光,两影矗立,在谈话,更谈心,师生之间的交心之谈,更显和谐融洽,师生之情,溢于言表。

置于廊长,砖砌小柱,沿廊而布,在阳光中,显得温柔恬静,犹如温婉可人的贵族小姐,文静而富有内涵,而旁几株藤依附其上,苒苒而生,而在顶部盘旋而居,形成密不透风的网,笼罩在廊顶,同时也遮挡住了阳光,为燥热的行人,搭建起了避暑之地,但枯藤依依,也带来了阴郁与死寂,失去了些许生机与活力,而可谓绝处逢生,在死寂中出现了新的生机。枯藤间,紫色花串垂落,几分高贵,几分可爱,那是生命韧性的体现,是黑暗中绽放的生机与希望之花,而外,在阳光的沐浴下,又是别样的生机,枝蔓向四处延伸,翠绿的叶,嫩黄的芽,藤上的花,如同垂挂着的一串紫色风铃,在风中微微摇曳,显得小巧而又可爱,而藤也不甘落后,同样生机勃发,藤蔓纷纷垂落,在不断缠绕与编织中,形成一堵天然绿墙,而受到了光的偏爱,显得晶莹剔透,而透光而下,在椅上、地上,形成一面阴影,恰似一幅丹青水墨图,而这不仅如此,远处,传来阵阵悦耳轻缓的鸟鸣声,由远及近,传入耳畔,是春之音、大地之音、自然之音,让人忍不住心向往之,感受春的号召,身心愉悦而舒畅,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惬意,流淌于全身各处。

置于亭下,微风撩过,抚平了燥热,阵阵银铃脆响,红穗飘飞,坐于亭中,微微后仰,轻轻闭眼感受,风拂过脸庞,倾听不远处的鸟鸣与铃声,恬适而又惬意,一扫疲惫之感,释放灵魂,得到自由与解放,现在的我不属于别的人或物或事,此刻只属于自己。

过藤廊,踏小道,探未至之境,偶经花林,滞步留,嗅芳香,手揽蕊瓣。只见,娇雪盈盈,铺花毯,蜂儿闻幽香,特寻此,不知神往何处,松儿食花来,品清香;只听,啼儿诉春情,似悦似怨,更惜落;只现,行人觅此处,览此景,感此情,一片好春光,静所至心所至。

繁花盛景,星星点点,风吹过,花飘落,随风而动,散落各地,更吹落,粉色纷纷,如雨落之,落于发间,粉与黑,更醉人,花海白墙,粉与紫,绿与黄,交之为一体,恰融合,筑花之海,花之墙,沉浸于春之花,花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