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勃被贬以来,已有三四年的光景。他知道,以往自己心高气傲做事缺乏稳重,一味钻研文字却忽略了人情世故,时运不济才落得这般田地,连累家中老父也发配南荒。这次探望,即是自己对父亲罪过的弥补,也是给自己的过去一个交待。王勃心中盘算着,船已行至洪都地界,只望远处一座高楼拔地而起,坐岸望水,好不气派,知此楼乃是洪州都督李元婴于永徽四年所修的滕王阁,前些年由新任都督阎伯屿重修,是时,新近竣工。
船夫引绳靠岸,王勃自打算稍作休整,继续南下。眺目远望,无论身处城中何地,那滕王阁始终明晰可见,沐于烟雨,竟有些皇城的气派。想到这里,王勃又想到自己的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不禁悲从中来,渴望一登新阁揽望赣江,也聊发自己少年时的才气。
是日卯时,雾雨绵绵,笼着王勃的心绪,他游荡于洪都巷陌中。百无聊赖之下,王勃回到了客栈,想着这几天就动身离开,竟发现案上有一封请柬,上曰 :
“久闻先生大名,诗词书画无一不精。现滕王阁竣工未几,亦为吾家小女相亲之宜,诚邀各路文人名家于酉时登阁赴宴。洪州都督阎伯屿”。
王勃大喜过望。自己仕途之坎坷,日夜难以释怀。欲东山再起,然世事难料,自己再度遇贬。今日竟有如此良机,岂能错过?于是整理衣冠,重振旗鼓,迈上滕王阁。心想今日必要在这阁内题诗一首不可。
来到宴上,王勃观望四周,皆为名家墨客之士。晚霞映着楼下的赣江闪着粼粼波光,远处的游船在江上漫游。雕梁画栋,巨大穹顶上的瓷青绘案已然栩栩如生 ;灯火通明,水袖舞女的曼妙舞步令人如痴如醉。王勃看向主坐,阎都督神采飞扬,眉宇间都充盈着兴致。但要说最显眼的,还是这次婚宴的女婿吴子章。王勃早就听说此人才华横溢,今日得以相见。
宴酣半时,阎都督发话了 :“今日重阳节,各路名家才子汇聚一堂,实属本人之大幸。在座诸位,是否肯为此阁题骈文一首,以示才华?”仆人端上文房四宝,问了一圈,皆以才疏学浅推却。王勃一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毛遂自荐 :“吾愿一试!”随即起身,接过毛笔,饱蘸浓墨,题了四个大字 :《滕王阁序》。
阎都督怒上心头,心想这位哪里有如此胆识?本为女婿吴先生一展身手,竟被一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占了风头?本要有所表示,但碍于其他宾客,三思后又冷静下来,细细审视王勃所写,他也好奇,究竟有多大才华,能够在吴学士面前如此不屑一顾?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一眼看去平平无奇,不足为惧。”阎都督不屑。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工整,气势如虹!文学素养,高于常人啊!阎都督不敢轻视他了。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寒霜,韩将军之武库。”
哎呀!这绝不是泛泛之辈!在一片惊叹之声中,王勃依然飘入自己的世界中,如同天仙般飞进亭台楼阁间,枝花潭影里,迎着夕阳与雁群共遨游在云烟之中,融为一体。想到这里,王勃有感而发,挥笔继续题到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技惊四座,惊为天人!所有宾客,包括阎都督全部站了起来欢呼,意境!意境!一种悠然的意境。纵观这十四字,无一“仙”而无处不是“仙境”,无一“空”而无处不是“空灵”。自古至今所有古文诗词,这种意境无出其右,足以它们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王勃知道,形式已成,自己今天题这一序,足以千古流芳。当然,他也知道,所谓诗词真正的美,不在于词藻之华丽之美,句式之曲绕之美,而是意境的美,一种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的美。此时此刻,他已经悟了。过去的自己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因此难以融入任何群体,不被任何人所待见 ;而今天的一篇由衷之文,却能达到如此境界。原来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才能在学问上达到一层新的高度。就像这滕王阁一样。皇宫固然宏伟,但无论从何处看都没有仙气,没有意境。而夕阳下的孤鹜,落霞,赣江与滕王阁,似乎才是神仙真正会降临的所在。空灵而自由,这大抵是滕王阁与王勃的共鸣吧。
期日,王勃离开了洪州。乘船继续南下,去看望自己的老父亲。他心意已决,自己将不再追求官图仕达,只求作一辈子学问,落得一个清净。
(23 级计算机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班 姜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