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的决定》(教社科〔2024〕4 号),我校再获佳绩,共 4 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1 项,青年成果奖 1 项,这也是我校连续两届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2019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致力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框架、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方法模型、标准规范文本以及支撑软件相关研究,解决了遵循 ISO 27000 思想与原则制定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性问题, 制定了目标明确、 体系完备、功能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规范文本,在满足 ISO 27000 要求的基础上降低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现难度, 为基于标准规范实施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业界广泛好评,主要思想被修订版的文化部《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指南》收录,遵循标准规范实施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实例被评为中国图书馆学会 “最佳实践案例”。 著作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Chinese Agriculture in the 1930s》2019 年由 Palgrave macmillan出版,该书基于《卜凯农户调研数据汇编》,分析了 16786 户农户微观数据,对卜凯农户调研数据的科学性、农地所有及租佃、农场规模与土地生产率、劳动力市场、贫困与收入差距、信贷供需问题等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生产关系、生产力及农村金融的视角全面分析了民国时期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农业的经济地图,检验农业经济理论中的争论与分歧,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有一定的启示。 著作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滑值得高度重视》紧扣农业投资成本不断增加、投资收益日益下降、仅依靠民间资本无法补足乡村振兴投资缺口这一客观现实,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投资的变化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拓宽农业农村投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对扭转特殊时期农业农村投资下滑局面,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报告于 2020 年 5 月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面向知识挖掘的平行句法语料库构建研究》2019 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句子对齐、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实体识别和短语结构识别等技术,面向《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典籍文本,对应现代汉语,构建了古现平行语料库,并结合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系列模型,从数字人文的视角完成了对史部典籍的知识组织, 对典籍中所蕴含的类别和涵盖的相应问题进行了知识的挖掘和探究。 成果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
(科研院 张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