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宁波新材料和绿色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增添动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立足区域新材料和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深化与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的校地合作,积极对接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镇海炼化、中金石化、镇洋化工等头部化工类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构建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学院还建成了省级化工安全工程实训中心与宁波市应急管理实训基地,成立了校企合作课程教学团队,开设校企合作课程10门。化工设计等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宁波新材料和绿色石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
顺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校企地合作模式。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打造校企互融互通新平台,通过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服务、人才共享等方式,加速企业项目研发与技术提升。例如学院鲍明东老师牵头研发的新型等离子体镀层技术和高性能动密封材料及产品在宁海易利模具塑料厂等应用后,产生效益8000余万元,成果也获得了浙江省和宁波市的科学技术奖。作为宁波市化工学会和宁波市热处理学会理事长单位,近五年来,学院承担企业委托项目93项,完成技术转化10余项,所建成的宁波市高校唯一的省级化工安全实训中心与反应安全试验中心(CNAS认证)正广泛服务于宁波、舟山、台州等地区。
打造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联建筑牢共同体。学院紧密围绕《宁波市“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石化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头部企业合作共建市级绿色石油化工现代产业学院、校级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成立产业学院理事会,提供200万/年产业专项资金推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工作,将校企地三方合作提到新高度。近年来,学院与中石化镇海炼化等协力合作,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和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地三方合作,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以培养更多高水平材料与化工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擦亮宁工底色!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