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就在大多数学生努力去寻找清凉、享受假期的快乐时,浙江警察学院的学生社团成员们却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深公街道社区、乡村、企业,到广场、超市,到派出所、党群服务中心,走街串巷,开展宣讲、支教、反诈等各类公益活动,既服务了社会,也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拓宽了视野。
青春健康俱乐部:丽水云和
6 月16 日至21日,青春健康俱乐部赴丽水云和开展了警务模式调研、反诈禁毒宣讲、安全防范讲座等活动。
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城北派出所的“实干+高效”的执行理念以及无纸化行政快办模式。派出所不仅紧盯打造“枫桥经验:样板,还致力于基层基础警源治理,让团队对“枫桥经验”和联勤联动警务模式有了深刻理解。
禁毒大队的民警结合云和实际案例讲解“依托咪酯”电子烟的伪装形式及防范技巧,介绍了新型毒品的不同种类,提高了团队成员禁毒防范意识。
团队成员参观了丽水大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富警务中心、贵溪警务工作室,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学习“共富共治生态”三大警务模式与“综合集成、共建共享”服务理念,了解警企协作新途径,深入感受老雷说“诈”工作站反诈教育沉浸式体验“唤醒”三部曲。
为守护未成年人的无忧生活,团队成员走入幼儿园、小学、初中,上了一堂独特的安全教育课;走进山水广场、社区开展反诈宣讲和知识问答活动,宣传了禁毒反霸凌、反诈知识,加强了对公安一线工作的体验与理解。
急救社:宁波慈溪
7月1日至4日,浙江警察学院急救社前往宁波慈溪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急救社成员前往文棋中学宣讲防溺水和防中暑实用知识,进行了急救 CPR+AED 操作讲解,参观了卫东社区服务中心并进行暑期防溺水知识宣讲,在慈溪市观海卫新城市民公园进行急救摆摊,开展包扎技术教学和急救知识有奖问答,传递了“生命至上,急救先行”的理念,以急救大爱传递技能、以社会担当彰显精神。
治安研学团:嘉兴嘉善
7 月8日至 12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研学团在指导老师李树礼、王雨施带领下赴嘉兴市嘉善县开展研学调查等活动。
研学团参观了嘉善县公安局情指中心,深入了解社会治理机制实践经验,公安局构建的智慧警务新机制现代警务新体系令同学们兴趣盎然。研学团还前往魏塘、罗星、姚庄和干窑等派出所辖区,学习了解嘉善“警网融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状,深入学习警务治理模式,尤其是工业社区网格化治理创新方法。活动期间,研学团还针对群众 HPV 疫苗接种意愿开展了深入调查。
青盾支教团队:温岭箬横、青田仁宫
7 月 15 日至 17 日,浙江警察学院青盾支教团队赴温岭市横镇开展 2024 年“关爱留守儿童,守护小候鸟”活动。
山山而川,征途漫漫,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为小候鸟们举行了升旗仪式,展示警察文化。支教团队通过对小候鸟们进行模拟溺水演练、反诈宣讲、感恩教育,为小朋友们筑起安全防线。为了让教学更加触动心灵,支教团队带领小朋友们一同前往箬横镇派出所了解“杀猪盘”等反诈知识:前往台州市安全教育馆学习安全知识;进入台州市博物馆领略先民们的智慧:探索台州城市大脑运营中心体验数字科技带来的便捷……还带去了温情,手把手带着小候鸟们包饺子,把祝福藏进饺皮里,在转“饺”遇到爱。
8月15-16日,支教团队还在毛舟杰、李莉莉、李字航老师的带领下,赴青田县仁宫乡开展“辟暖心港湾,护幼苗成长”公益支教行动。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为学生介绍手铐、警棍、模拟枪械等警械的使用方法,在安全规范下,鼓励学生亲手操作,体验这些工具在日常警务工作中的重要性。短暂休息过后,“小小警”们列队学习警体拳。
“在你们眼中警察是谁?警察是做什么的?”从两个简单的发问讲起,支教成员将“警察文化”娓娓道来。支教团还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经典阅读、反诈宣传、安全教育(含夏季防溺水和消防安全讲座)等知识类课程。正式授课前,指导老师对教案、课件进行了多轮审核把关,确保展现最佳效果。
乡亲大走访团队:桐乡濮院
7 月15 日至 19 日,浙江警察学院濮院乡亲大走访团队到桐乡市濮院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探访濮院派出所,深入交流桐乡市公安局创新推出的“乡亲大走访”之“乡亲·濮缘”子品牌,汇聚警商、警保、警邮等多方联盟及公益组织、志愿者力量,共筑社会治安防线,调处矛盾,帮扶困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环境,增强新居民归属感与幸福感,让“来了就是濮院人”成为共识。
团队成员在濮院镇反诈办工作人员的率领下,和平安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温州商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濮院国贸中心、濮院时尚中心、濮院世贸大厦、濮院中央商城进行扫楼式反诈。通过分发反诈宣传品等方式,每日对百余个商户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宣传,增强了群众防范诈骗的意识。
在永越欧德福超市、佳源欧德福超市,团队和上述社会力量进行摆摊式反诈宣讲。在双贤社区,团队成员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特点,以生动有趣,平实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让社区群众了解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和常见套路,提醒群众谨防网络诈骗,切实强化防诈“防火墙”。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团队成员在濮院毛衫城小学、翔云小学、少年警校开展反霸凌、防溺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交通安全知识的讲座。
团队成员在民警的带领下还对灭火器、应急装置、疏散指示标志是否配套齐全且是否在有效期内,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通畅等进行了详细检查,与消防部门联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现场指导群众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平安阡陌间”实践团队:温州平阳
8月18 日至 24日,浙江警察学院“平安阡陌间”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丁靖艳的带领下,赴温州平阳开展暑期师生村域平安治理公共服务实践活动。
呦呦鸣山,安安平阳。实践团队在鸣山村村委书记的带领下,深入探查鸣山村道路安全的隐患点,把握村域治理的痛点、难点,通过对村民访谈的形式,进一步了解鸣山村的地理和安全状况。
团队在鸣山村践行“微改造”理念,针对鸣山村依水而建、夜晚光线不足、人流量大的特点,在鸣山村桥梁口和河埠头贴上反光贴纸,让隐患点“亮”起来。同时,团队为老年人专门发放了反光腰包和反光手环,讲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团队联合平阳县公安局、昆阳镇人民政府,在鸣山村开展“平安阡陌间之鸣山村 wak”活动,警-校-镇多方联创联动,引入“村 wak”“平安集卡”等文旅跨界新理念,让村民、游客们在游憩中感受祥和、感悟安全,打造村域“警务+”平安共治新样板。夏夜的鸣山,流水清越,古道上熙来攘往,村民和游客在欢声笑语中“查找隐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交通、反诈等安全知识。团队成员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群众工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