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瞻彼浙大 花木猗猗

2024-09-20    

文章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学习生活,包括求是讲堂、校园风景、学习交流、活动参与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浙江大学的热爱和向往。作者作为一名医学生,充满困惑和忧虑,但被学校的人文氛围和知识讲座所吸引,渴望进一步探索和融入学校。

■伍闻博

光影斑驳间,求是大讲堂酝酿着历史与岁月的厮守与缠绵。南门旁逗弄晚霞的猫咪,揉碎了莞尔流年。月色氤氲启真湖,是她的清波流盼;花木猗猗校友林,是她的素手纤纤。求是鹰,是她的一种承诺,一份情怀。这里,是浙江大学。

《诗经·卫风·淇奥》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的句子,步入紫金港,我的第一感受便是“瞻彼浙大,花木猗猗”。在月牙楼边沿着湖岸骑行,纵柳枝拂过面颊;在东操场锻炼打卡追逐晚霞,将心引至目不能及的远方……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里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外教讨论,小组沟通,在融媒体中心向专业人员学习传播技巧,在校学生会观摩学长学姐策划活动,在医学院团委倾听不同的声音……这是入学后多彩且充实的一个月。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树我邦国,天下来同”……马一浮先生所作的校歌文理艰深,但意蕴深远,我一读再读,收获愈丰。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多少未来的、希望的种子正在萌发呢?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带着困惑与忧虑来到这里,也曾在月圆之夜感慨“月亮与我共孤独”。但情绪是暂时的,多样的食堂选择、有趣的抢课模式、深刻的知识讲座,无一不使我充满向往与憧憬,渴望进一步探索、融入这个学校。

在医学院开学典礼上,我理解了神农氏般医者仁心的内涵。正如作家张晓风所说的那样,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们只求善尽“人中人”的天职。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加热爱。巍巍浙大,蒨蒨士子,我们携手再出发。

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对竺可桢校长两问,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想引用《礼记·大学》中的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有关的思考不会就此停下,或许得等大学毕业,甚至是用一生的时间,我们才能真正回答这两个问题。又或许,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会说:瞻彼浙大,花木猗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