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间这条唯一的路崎岖又蜿蜒, 以为就要到路的尽头的时候, 拐了个弯它又出现在眼前了。 山路两边零星有几户人家, 也是相隔甚远的。 沿着山路一直开, 时而听见谷底的潺潺溪流, 时而看见飘着薄云的山峰就在眼前。 我们不知道翻过了几座山, 跨过几条河。
汽车穿梭在崇山峻岭, 来到一片被群山紧紧拥抱的孤城———思勉瑶寨, 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村寨, 依着山势而建的木制吊脚楼层层叠叠, 错落有致, 仿佛已经和群山融为一体了。
走过河上的风雨桥, 我就站在吊脚楼跟前了。 这些房屋外面刷上桐油, 经历了风吹日晒已经从红棕色变成黝黑色, 更平添了一份岁月沉淀下来的庄重与肃穆。 大片的木制外墙, 历经风雨的洗礼, 依旧坚固如初; 厚重的茅草屋顶, 在风中摇曳, 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在遥远的深山里, 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村落, 宛如一颗遗世的明珠, 静静地躺在万仞群山的怀抱中, 等待着世人的探寻与发现。
吊脚楼一楼只有几根梁柱做支撑, 用来搭建合适的平面, 架空的一楼存放着木头和干草。 踩着嘎吱作响的木楼梯走上二楼才是他们真正生活的地方。 木头拼成的墙壁将会客厅与房间隔开, 房屋内几乎所有装饰都是木制的,木椅、 木桌、 木柜子。 杉木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独特的气味, 温馨而遥远。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时, 村寨缓缓苏醒,袅袅炊烟从木屋顶升起, 鸡犬声与晨雾交织在一起, 如梦似幻。 还留在村寨的居民不多, 大多数是不愿离开的老人。 他们的祖先为躲避战乱和土匪, 逃进这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里。 而后世代居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在山谷里仅有的一块平地上开垦出零零星星的农田, 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片崇山峻岭曾经给予他们绝对的安全感, 他们依山傍水的村寨固若金汤, 他们靠山吃山。 村寨前面的河流为他们提供生活水源和灌溉水源, 极高的地势使村寨即使在汛期也能安然无恙。 还没通电线的时候, 他们用茶油灯。 漫山遍野的树木是无尽的宝藏, 大批大批松树被当作优质木材通过流水运到山外, 树根下的菌子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他们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大山。 然而时过境迁, 解放后, 战乱平息了, 土匪也逐渐销声匿迹, 曾经的庇护所成为他们与外面沟通的阻碍。 山林能给他们的越来越少, 而他们想要的却越来越多, 大批年轻人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 外出打工, 之后再也不回来。 绵延几十公里的山里竟没有一个学校, 在这里出生的小孩要么不上学, 要么也离开了村寨, 外出求学。 村寨里的人越来越少, 空旷的石板路两边, 是许多上锁了的紧闭的大门, 这里就快要变成一座小小的孤城了。
这片古老的土地曾经绽放过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