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于 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习近平总书记就 《决定 (讨论稿)》 向全会作了说明。
南华师生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通过多种方式收听、 收看全会消息, 研读全会会议公报。 大家纷纷表示, 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奋进号角, 为新征程上用接续奋斗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凝聚了奋进力量。
校党委书记高山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 这次全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 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新时代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历史自信、 把握历史主动, 凝聚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奋进伟力, 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实践充分证明, 只有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才能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新征程, 再扬帆, 南华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 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 聚焦内涵建设、 推进特色发展, 团结奋进创建 “双一流”, 为服务支撑强国建设、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张灼华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们党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是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新时代新征程上, 南华大学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扛起服务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持续推进学科组织机制改革创新, 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全方位改革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南华智慧和力量。
教务部部长、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彭国文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 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困难和挑战, 不能有丝毫的畏难情绪和懈怠心理, 要敢于出招、 敢于接招, 以更加坚定的决心、 更加有力的举措、 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2024 年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年, 将注重方式方法创新, 坚持从广大师生教育教学实践创新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充分运用系统思维、 辩证思维等科学方法分析、 解决好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突破改革瓶颈, 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研究生院院长李乐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 吹响了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时代最强音, 也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研究生院将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将其转化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打造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强大动能和切实举措, 坚持服务四个面向, 立足核医环保学科特色,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促进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医教研协同, 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南华力量。
衡阳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基础医学院院长屈顺林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教育、 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 战略性支撑。 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为学院及附属医院如何进一步推进医教研协同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 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持续践行于医学教育、 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聚焦于人才培育、 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同步提升, 全力做好医教研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为学校加快推进 “双一流” 建设作出衡医人新贡献。”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心主任刘畅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的全面战略部署, 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未来发展路径的深思熟虑以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 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把握发展机遇。 这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既要勇于自我革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也要保持战略定力, 确保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 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党委书记胡海波表示, 将深刻理解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紧密结合学院实际, 科学谋划好学院 “十五五” 发展规划, 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促进派和实干家, 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育, 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推动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何小英第一时间认真阅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 她表示,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 既备受鼓舞, 更深感责任重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 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内涵建设,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 带领广大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 潜心育人,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内容, 与时俱进推动思政课改革, 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 针对性, 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 爱国奉献、 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提供坚实可靠的人才保障。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科研部副部长罗文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深化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将深入学习领会、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立足本职岗位、 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核科技人才; 将努力传承改革开放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勇立潮头, 奋楫争先, 争做核工业创新发展的 “排头兵”, 为学校有组织科研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衡阳医学院综合办副主任兼校人力资源处副处长、 青年骨干培训班班长周杰灿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这是继党的二十大对教育、 科技、 人才进行专章部署后, 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目前学校人才引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精准引才、 育才, 以质量取胜, 锚定学校 “双一流” 建设的目标任务,以一流人才推动一流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同时作为一名耕耘在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也深感责任重大, 唯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自身研究工作精准快速落地, 用更多的原创性成果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及人民生命健康。
核科学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刘敏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决定》, 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 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满信心, 将积极响应号召, 坚定理想信念, 将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 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 级研究生彭淞艳表示,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党员, 将自觉立足 “两个大局”, 心怀 “国之大者”, 以强烈的进取意识、 机遇意识、 责任意识, 深刻领悟全会精神并转化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用马克思主义之 “矢” 去射全面深化改革之 “的”, 在深学细研中增强信仰之力、 立德之心、 为民之行, 在接续奋斗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全力书写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篇章。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衡阳医学院 2020 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王楚楚表示, 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 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紧跟党的步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