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迎松书院:文化铸魂,融通为径
努力探索并积极打造书院“融文化”

作者:包炜玮    
2024-09-15     浏览(196)     (0)

迎松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适应育人新场域,优化书院育人环境,健全书院育人机制,以文化铸魂,融通为径,探索并积极打造迎松书院“融文化”。书院工作是“三全育人”的新场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

近一年来,迎松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适应育人新场域,不断提升书院文化内涵,优化书院育人环境,健全书院育人机制,凝练书院工作特色品牌,文化铸魂,融通为径,努力探索并积极打造迎松书院“融文化”。

文化铸魂,优化书院育人环境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文化铸魂在书院建设中的作用,探索加强书院内涵建设。

一,凝练文化内涵。文化建设是书院的灵魂,只有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打造书院文化,才能实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目标,促进师生长足发展。迎松书院立足育人根本与书院客观条件,通过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书院辅导员、楼长层长意见建议,制订并实施书院院徽、院训方案。院训“朴诚向上,开放交融”,将松树朴实无华、挺直向上的特点与书院楼栋松散、学科杂糅的特色结合起来,既传承五棵松文脉,又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院徽在毛公鼎篆刻“迎”字基础上变化而成,橙、绿、蓝三色分别代表学子、松树和长江,寓意迎松学子来到长江之滨,借助书院平台,追逐青春梦想。

第二,优化育人环境。环境育人是中国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理念,而空间是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老生楼附近挂牌“迎松书院导师工作室”;在D6门厅挂牌“迎松书院”,尽可能体现实现书院工作全覆盖,提升书院同学归属感。本着勤俭节约原则,按照复合通用理念,做好书院空间划分、家具配置和办公设备调配与添置。书院“党团之家”“迎松讲堂”两个物理空间,向学生开放,提供学习研究场地。

三,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书院运行机制,既是学校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难点与重点,也是书院提升内涵、开展活动的重要保障。迎松书院先后牵头举办关工委工作进书院研讨会暨江苏大学书银龄导师团”导师聘任仪式、思政导师团聘任与工作研讨会,为关工委银龄导师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导师团等育人队伍进书院搭桥铺路;牵头赴河南团省委驻镇工作委员会开展党团共建活动,积极开辟校外实践新场域。建立健全兼职辅导员执勤考核、楼长层长职能界定、书院议事与联系基层等制度,召开工作会、座谈会推进落实,持续整合育人力量

融通为径,共建书院五育文化

协同、协助相关书院、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努力形成以“融德、融智、融美、融心、融体”为内容的“融文化”。

一是融德。联合关工委、教师教育学院到附校开展“知雷锋,颂雷锋,做雷锋”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协助教师教育学院举办“诚信立身,知恩立”诚信教育宣讲会、引导书院学生了解“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的重要性、坚定目标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举办诚信海报设计大赛,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感恩、诚信的价值观念。协助克兰菲尔德研究生院开普法宣传进社区,法律知识入我心”普法讲座。

二是融智。联系相关学院,邀请常州优尼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来校开展招聘宣讲会,成功签约16位毕业生同学入职优尼科教育。与汽车学院联合举办考研动员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一起搭学业生涯指南针党建思政平台,组织研究生党员、骨干为书院、学院大四本科生提供考研复试调剂咨询服务。协助泓江书院举办“青春相随,研途相伴”主题征文活动。与化学化工学院联合举办“国奖学子面对面优秀学长学姐读研经验分享”活动。

三是融美。协同泓江书院举办“阅读魅影,书韵流香”主题摄影比赛。协同财经学院开展“美育润心,携手同行”团扇制作活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的作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联合克兰菲尔德未来技术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组织中外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七里甸街道五里社区茶砚山新村,开展“墙绘美丽乡村”活动。

四是融心。牵头书院与校侨联集中为大学生送新冠检测试剂。联合江大社区、教师教育学院开展“笔墨凝书香,楹联送祝福”腊八节赠粥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协助财经学院成功举“德育润心,守望成长” 心理疗愈沙龙、“和雅润心 生生不息”心理团辅活动,与环安学院、泓江书院成功举办5·25“画风筝写心愿,放风筝送祝福”心理主题活动、开展迎松大讲堂“大学生情感沟通技巧”专题讲座,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五是融体。协同北固书院联合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通过专家知识讲座、急救动作示范、互动模拟练习,上好生命“必修课”,切实提高书院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协助北固书院举办“爱护眼睛,让‘视’界更精彩”眼健康义诊科普活动,增强学生们的爱眼护眼意识。与医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师生羽毛球交流赛,增进师生友谊,展现学院师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参与学工处、团委组织的2024毕业季荧光夜跑相关活动,作为第一打卡点,组织好迎松书院打卡点环境布置、纪念品制作,特别是现场打卡活动。

以生为本,促进书院心灵契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专兼职育人力量下沉社区,为学生排忧解难,探索高校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学生社区机制,在交流互动中促进师生心灵契合,提升书院学生归属感、获得感与自豪感。

第一,持续开展书院品牌主题+创建活动。一是持续开展“迎松大讲堂”专家学术讲座系列活动。上半年,先后邀请教师教育学院钟勇为教授举办“研究生创新行为是怎样形成的”学术报告,邀请希望24热线全国督导团总监、生命教育资深讲师陈晓芳为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情感沟通技巧”专题讲座。下半年还将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来书院开展美学、文学等方面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书院研究生积极性、创造性,探索开展“迎松小讲堂”文化沙龙活动。二是与毓秀书院一起丰富“松秀学堂”品牌活动内涵。松秀学堂是以传播传承诗歌、书法、篆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平台。上半年,迎松书院联合毓秀书院举办开班仪式,迎松书院党总支书记董国军为大学生做“漫谈诗歌的创作与创新”专题辅导。下半年,还将继续邀请校内外相关学者、教师开展更加丰富的专题辅导活动。同时,也将探索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主的学堂研学研讨活动。

第二,探索并推进书院大学生自我管理。一是健全书院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9、10月份,结合新生入学,招募选拔新的楼长层长,将书院楼长队伍建设与功能型党支部、团支部建设、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分会建设相统筹。重点做好老生楼后楼、老研究生楼、D6研究生宿舍楼骨干队伍建设。二是探索大学生社团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校团委“器材社团”的规划,做好相关大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加强业务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探索并丰富“松秀学堂”的内涵与形式。三是建立迎松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组织迎松书院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参与书院内部管理,参加书院相关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书院承办的其他活动。

第三,力量下沉,打造平安书院与和谐书院。一是守住安全底线。先后参与D6、单教一、老研究生安全卫生检查,主动走访D6、老生楼、老研究生楼、家属区相关楼栋,基本实现迎松书院主要楼栋走访、检查全覆盖。在走访、检查中重视加强社区卫生、宿舍用电、预防网络诈骗等方面安全教育,积极打造平安书院。二是化解实际困难。就老研究生楼书院办公、学生进出等问题,老研究生楼、D6宿舍潮湿问题,老生楼卫生、安全保障问题,与学生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后勤处公寓服务中心沟通联系,相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建设和谐书院创造了良好条件。

书院工作是“三全育人”的新场域,是新时代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推动力量下沉,党的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前移,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迎松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走“探索、创新、实践”之路,积极打造以五育为主要内容的书院“融文化”,创建符合迎松书院自身实际的品牌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