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 忽觉求学已经十二余载。十二年寒窗苦读,遇到的老师少说也有二三十位了。 许是因为一直当班干的原因,和班主任的接触较多,给我影响最大的也是我的三位班主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初中、高中,每个阶段的班主任除了传授知识,很多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着我。
小学班主任姓陈,总喜欢循循善诱以达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大概是四年级开始,班主任在班上推行循环日记。 要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 一起凑钱买一本作文本,大家在本子上轮流写一篇四五百字的作文,主题不限。 老师每天会收上去批改,周五统计得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抄写次数的减少。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的组长想到一招,以量取胜。 买两本本子,一次交两篇作文。 后来甚至一度疯狂到买三本,这让一些本就不擅长写作的同学被折磨得苦不堪言,显然有违老师想提升我们写作水平的初衷。
正巧五年级微信班级群的建立,班主任又发起“毅力风暴”打卡活动,敦促家长在群里坚持每日发送孩子晨读和睡前阅读写读后感的照片,表现优异的同学,还可以获得一份神秘大礼。
当时,我为了做到第一个打卡,天天五点去喊家人给我拍照,我妈也是被我整得无可奈何, 其他同学也想成为第一个打卡的,也开始提早起床时间, 现在想来, 也算是“卷”起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从第一次写周记连分段都能忘记的“菜鸟”到如今热爱上文字写作,多亏班主任推行这两项制度,勤练笔,多阅读,坚持方有所成。 毕业六年时,有幸在学校碰见班主任,老师还是在当班主任,容貌未变,可是声音倒是变了许多,嗓子更哑了,盖因教师的职业病———咽喉炎吧!命运使然,由于初中入学成绩批改的失误,我又来到了一位“陈老师”的班上,这位班主任年纪约摸四五十,一副紫色框架眼镜总是搭在鼻尖,将滑未滑,薄唇总是抿成一条直线,长年累月的教学经验更是让她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入学第一天,她便让我们这些有班干经验的同学上去发言竞选。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竞选,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多亏了班上校友的拉票,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当上了班长。
第一次上手班级管理,才了解到班主任原来要负责班级管理中这么多繁杂的事务,身为班长,我既要管理纪律还要负责开会和管财班费,大事小事,桩桩件件都得管。 刚开始的第一周,班主任对我有诸多不满,总是皱着眉说我做事没条理。 三年的耳濡目染下,我学到了做人做事的种种方法,如何开会布置事务,如何组织协调好各人员……对我可谓是影响深远,也为我高中继续当上班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中因为文理分科和一些其他原因,我换过三任班主任。 最特别的还是高三这个特别阶段的班主任。 很年轻,是一位“95 后”,年纪不大,想法却很多。 他非常负责,天天早上都要来看我们早读, 拍视频发到家长群;周末唯一的半天假,他也建议我们这些数学成绩薄弱的同学来校学习,他也会到班给我们讲题。
他知道很多人都在用手机, 于是常常在 QQ 班级群发一些关于学习的视频。 高三心理压力大, 他鼓励我们大课间唱唱歌,出去运动运动,周末还亲自带大家去周边的公园散步。 毕业前夕,我们以为按他的负责程度,肯定是抓紧时间给我们押题。 没想到他坐下了.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滔滔不绝里, 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我把你们真的是当家里的弟弟妹妹看待,你们未来会遇到很多很多,高考完你们就不再是可以躲在父母身后的小孩子了。 如今,大学进入第二个年头,更加感受到他当时的这番话,字字真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何其有幸,遇见您,我的三位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