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不让须眉。从“门外汉”成长为“氢专家”,李立学在探索运营油氢合建站的路上爬坡上坎,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获评“郫都区三八红旗手”“集团公司先进个人”“四川销售公司劳动模范”等奖项。荣誉的背后,是李立学17年职业生涯的辛勤付出和不懈追求。
勤学善思 真做敢为
2006年1月,李立学进入中国石油,先后在加油员、综管员、站经理等不同岗位锻炼。工作上她勤勤恳恳、踏实肯干,事事坚持亲力亲为,追求高标准管理要求,十年的积累与磨砺,让她逐渐对加油站的经营管理工作了如指掌、如数家珍。2022年1月,成都公司古城加油站开启加氢项目扩建升级工程,李立学勇挑重担,成为了这座中国石油在川首座油氢合建站的经理。
“总要有人先尝试,前人先栽树,后人才能乘凉。”面对没技术、缺经验等现实困难,李立学却没有丝毫胆怯。她连续驻守改造现场半个月,全面系统学习加氢站各类工艺流程和设施设备参数、原理,为加氢站开业做足准备。开业前夕,她带领全站员工一边到同行业其他加氢站跟班学习、一边参加取证考试,确保古城加氢站依法合规顺利开业。工作中,她“日日总结、周周提炼”,不断规范巡检管理标准、突发应急处置预案,优化加氢、卸氢流程,还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学,陆续考取了安全生产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特种作业低压电工等专业证书,逐渐成为技术过硬的油氢合建站管理专家。
敢打敢拍 勇拓市场
“合建站不能像以往的油站一样管理,我要调整思路,稳油增氢、以氢带油、以油促非。”从被任命的第一天起,李立学便在心中定下了目标。
将郫都巴士公司作为突破点,李立学主动对接成都公司车队调度中心,了解公交线路运行时间,结合古城站运营峰谷,为每一辆公交车辆提供“精准到点”的定制化加氢服务,成功拿下200余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辆的加氢业务。在此基础上,她积极扩大氢气加注服务半径,进一步调研市场,调整战略,主动对接不同氢燃料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在她的带领下,古城站氢气销量目前已突破45万公斤,并不断朝着新的高峰攀登迈进。
管理创新 经营提效
营运初期,古城站内的压缩机膜片平均使用寿命仅有1000工时,且程序控制盘气维修时间长、成本高,给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为了填补诸如此类问题的经验“空白”,李立学带头组织站内员工到设备厂家、兄弟单位跟班学习,快速掌握了所有设备原理和维修技能,成立维修组,承担起了站内90%的维修任务,摆脱了对设备厂家的依赖。通过反复分析比对压缩机和阀门的温度、压力、振动频次等各项运行参数,采取压缩机出口增加备压阀,实行气动阀HIP叠簧技术改造,成功将膜片运行时间提升到2000小时左右,每年可节约维修成本超200万元。同时,针对氢气损耗率居高不下的“顽疾”,她通过与供氢单位反复核算比对,通过卸氢柱读数为交接计量标准等方式,成功将氢气损耗率从15%降至2%左右,损耗管理创效超1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