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报》

以“乐歌”铸魂: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思政课”开讲

作者:马静音    
2024-07-05     浏览(47)     (0)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退休教师和音乐学院副教授共同举办音乐思政课,以听觉促感知、以感知促认知、以认知促行动,旨在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对于拓新教学模式、充盈教学资源、提振教学效果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摄影 李英键)

本报讯 (通讯员 马静音)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可听可感、生动鲜活的思政课教学新样态 ,6月27 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我校退休教师陈国春、 音乐学院副教授孟天屹在明德楼一楼会议室举办音乐思政课。 副校长丁亚红出席活动并为陈国春、孟天屹颁发育人导师聘书,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教研室主任、思政课教师代表及在校研究生观摩听课。 该院党委书记洪振涛主持活动。

丁亚红在讲话中指出,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 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在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上有新气象新作为。 她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改革创新、 教学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 并向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表示了感谢。 就进一步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丁亚红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 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让思政课成为“有意义”的课;二是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切实做到以理服人,让思政课成为“讲道理”的课;三是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让思政课成为 “有温度”的课; 四是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 真正做到解疑释惑,让思政课成为“有问题导向”的课。

课堂上,陈国春和孟天屹围绕“以乐歌为器,致人魂铸正”主题,以娘、爹、党、国、山、 河等 13 个篇章为教学内容结构, 通过播放乐曲、现场演唱以及作品赏析的方式,将音乐符号、音乐旋律、音乐文化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元素,旨在以听觉促感知、以感知促认知、以认知促行动,引导学生成为心向党、爱祖国、懂感恩、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从理念、形式、方法上创新了思政课教学模式, 给走进课堂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听觉和思想盛宴, 不仅对于拓新思政课教学模式、 充盈思政课教学资源、 提振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在“大思政”视域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相融和同频共振具有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