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报》

全国人大代表金双根——明晰内涵权责加快推进应急公共服务发展

2024-04-05     浏览(32)     (0)

全国人大代表金双根认为,加快应急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是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他认为,在现实需求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应急公共服务仍存在重点不够突出、服务供给不够精准等问题。金双根提出建立健全应急公共服务制度、明确应急服务边界等建议。应普及应急科普知识及技能,增强社会应急服务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认为,在新形势下, 加快应急公共服务建设发展是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来关于我国应急公共服务建设的反思与优化建议。

健全制度厘清服务边界

在金双根看来, 推进应急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带动应急装备、产品和服务需求增长,在制度构建、政策法规、机制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点的应急公共服务框架,是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金双根认为, 虽然近年来我国应急公共服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但从现实需求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来看,仍有较大差距。 在公众对应急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背景下, 我国应急公共服务存在重点不够突出、 服务供给不够精准等问题。 由于应急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不完善、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导致应急公共服务市场发展缺乏内生动力,无法形成良性有效竞争机制。

“应急公共服务供需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协同共生机制不完善。 ”金双根表示,这也是当前应急公共服务资源和要素配置无法向更高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

那么, 该如何加快推进应急公共服务发展? 金双根认为,应急公共服务是保障安全的服务,是有成本的,需要进行绩效评估和过程管理的。 要厘清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经营主体、 社会组织等不同服务供给者之间的责权,因此,很有必要在广泛调研与专家研讨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应急公共服务制度,明确应急公共服务内涵,厘清应急公共服务边界。

普及应急科普知识及技能

重特大灾害事故具有隐蔽性、复杂性、耦合性,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形成复杂多样的灾害链、事故链,使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的复杂性及难度进一步增加。 金双根表示,应急公共服务在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之外,还应满足不同情景、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等的不同需求。

“要聚焦重点需求,进一步明确哪些应急产品及服务属于其范畴。 ”他说,应立足于加强应急公共服务建设发展规划和应急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突出应急服务重点,不断完善相关支持保障政策体系, 明确具体发展目标,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金双根强调,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应急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应急公共服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各地灾害风险差异,及时调整和优化其范畴。 应急公共服务建设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运行环境,也离不开政策支持。 其中,对应急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多, 是其最重要的内生动力。

“应以安全运行和民生服务保障为重点, 普及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科普知识及技能,增强社会应急服务需求,同时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 提供金融风险减量等专业服务。 ”金双根说。

在应急公共服务供需协同、 促进应急公共服务产品与服务应用方面, 金双根指出, 可以积极利用国家层面的应急大数据平台等渠道,加强供需产品与服务对接,解决应急产品和服务信息碎片化等问题,实现关键时刻应急公共服务产品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

《中国应急管理报》两会特刊2024年3月5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