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上海中医大报》

15校集聚推动中医医工融合专业建设

中医医工融合专业教学联盟工作会议暨创新教材编写工作会召开

2024-05-30    

本报讯  5月17日,中医医工融合专业教学联盟工作会议暨创新教材编写工作会在我校召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挂职)刘力,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董事、总编辑杜贤,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药中心主任张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杨雪,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东南大学教授万遂人,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副校长舒静以及全国15所中医药院校中医医工融合相关学院院长、专业负责人出席。

季光致欢迎辞并介绍我校中医工程学科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在医工融合专业建设中的探索实践,指出“人工智能+中医药”已成为引领新一轮中医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

刘力表示,医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是教育创新发展和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医疗技术革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杜贤强调,要加强中医医工融合专业创新教材顶层设计,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遵循教材编写“三基”“五性”要求,打造新时代、新工科、新医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教材。

学术交流环节,汪源源、万遂人分别交流人才培养与AI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实践应用。

教材编写研讨会上,张科、郭义和我校终身教授、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杨华元分别作主题报告。

(教务处 针灸推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