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报》

从迷茫到坚定的前行

——记“2022-2023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入选者、孙越崎学院本科生沈明威

2024-06-30     浏览(67)     (0)

本文介绍了沈明威的科研成果和经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的帮助,在矿业类专业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他坚信知识有用论,课业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第一,通过不断努力和持续学习,沈明威将在科研之路上继续坚定前行。


“科学研究的道路纵然漫长艰辛,但也是可为有为、常为常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沈明威常常用来鼓励自己的话。在2023年拿下了包括“挑战杯”省级选拔赛一等奖在内的10余项高水平赛事省级以上奖项;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在研究领域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篇,申请受理国家发明专利3项……

丰硕的科研成果让他从全国6万多名2022-2023年度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脱颖而出,成为100名优秀代表之一。从充满迷茫到一次次坚定地尝试并取得成果,沈明威回望四年来的本科生涯,觉得幸运,也觉得感激。

拨开迷雾,寻找自己的路

沈明威在入学时选择的是矿业类专业,由于对专业前景充满未知,他一度迷茫于如何走好未来的路,导致除了上课就不知道还能做其他什么事情。

谈及这段不知所向的过往,沈明威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大一上学期期末的时候,我们班邀请了学院17级的几位学长给我们介绍专业。”

那时的沈明威正面临着专业分流的选择,通过学长详尽的介绍和以亲身经历传授的经验,他开始真正了解矿业专业,也明白了矿业并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它仍然散发着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沈明威也借着学院的平台多次参加学校的各种讲座,在老师们以及学长学姐的建议下慎重考量,最终选择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并开始进行相关方向的科学研究。

在探索的道路上,沈明威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偶尔也会有难以为继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需要解决反应器设计和催化剂负载的问题时,团队对此一筹莫展,不知道选择什么材料比较合适。但沈明威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总能挺身而出、亲力亲为,通过带领队员们大量地查阅相关文献、积极向老师和学长学姐们咨询等方式研究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带领团队突破瓶颈,将项目顺利推进。

春风化雨,幸得良师相助

“犹记得三年前,懵懵懂懂的明威来到我的办公室,说想让我做他的学术创新导师。”化工学院俞和胜教授这样回忆道,“当时的明威才进入大一下学期,经过深入交谈,我发现他有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自信,并且已经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比较清晰的想法,便当即决定收他做我的学生。”

俞和胜是沈明威的伯乐,“得到俞教授的赏识与帮助是我最感激与自豪的一件事。”沈明威说,在进入实验室团队后不久,俞教授就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和生涯规划,并且时常讲述优秀学子的成才实例来激励他,“导师鼓励我将来以优秀学子的身份登上《人民日报》。”在沈明威的科研之路上,俞和胜不仅在他参加各种科研创新项目时给出指导建议,还经常陪着他一起熬夜修改论文和材料。“有时候凌晨一点多给俞老师发材料,他也能很快地看完然后返给我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沈明威说道。得益于俞教授的悉心教导,沈明威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攀得高峰。

“大家可以看到他取得的成绩,但只有我近距离看到了他的付出,他的努力和成果完全满足甚至超出了我对大部分研究生的要求。”俞和胜教授这样评价道。

在课题组内,俞教授一直把沈明威当作研究生培养,沈明威自己也十分刻苦,每项实验,他的重复次数均在三次以上。沈明威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发表一篇英文科技论文。仅仅是修改润色论文这一项工作,过程就持续了半年之久。同时,他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老师、师兄师姐们交流科研上的问题,并积极开展后续实验。永远对自己严格要求、永远对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沈明威不负俞教授的期望,拿下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也让他实现了俞教授当年给他定下的登上《人民日报》的目标。

强基固本,潜心求学问道

“一般来说科研做的内容都比较前沿,但是这些前沿的内容都是在基础的内容上延伸出来的。”在谈到课程学习时,沈明威表示他始终坚信知识有用论。“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的科研和比赛都是锦上添花的。”四年来,沈明威的课业成绩一直保持在专业第一,普通物理、工程力学、物理化学、界面化学、固体矿产加工利用物性基础等多门课程成绩位列专业第一,2023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高达201.9分。

之所以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是因为沈明威自身的努力,还得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我很高兴我选择了矿大,矿大的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同学们也互帮互助,班级的学风非常好。”谈及印象最深的经历,沈明威说道,有一次为了画好一张大图,他与机电工程学院的洪从华老师深入交流制图细节直至凌晨一点钟。在工程图学的课上,他也总是选择坐在第一排靠右的位置,这样既能确保他听得非常清楚,又能在下课后迅速与老师沟通,及时解决疑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工程制图(A)最终拿到了满分的成绩。

从迷茫未知的少年蜕变为优秀学子,沈明威的成就正是他不懈追求和持续努力的最好证明。他的每一个科研成果,都凝聚着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以及对科学的无限热情。头角峥嵘,怀瑾握瑜,沈明威将在科研之路上继续坚定前行,朝着新的目标奋进。

(王召璇 郜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