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前期实际运行发现,西宁曹家堡机场205、206廊桥机位有明显坡度,我们在进位以后使用停留刹车一定要严格刹车使用4步法,警惕非预期位移……”眼前一幕,正是西藏航空谷斐许琰劳模工匠创新创业工作室结合运行实际开展“一场一案”专项研讨,打造飞行员理论学习新模式的场景。
据悉,该工作室自2020年挂牌成立以来,共梳理汇总了西藏航空参与运行64个机场的运行特点,制作飞行疑点难点解读小视频19个,研究编撰《西藏航空机场运行风险提示资料汇编》,并结合资料汇编研究形成培训课件5个,组织飞行员进行宣贯、培训7场,有效提升了航班运行品质,逐渐成为西藏航空飞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 给上绘制航班运行“作战图”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国际航空界一直被认为是最难飞的航线,被誉为“空中禁区”。西藏航空成立后,积极参与西藏民航航线网络建设,推动实现了高高原夜航常态化运行,彻底改变了西藏航空运输“一票难求”的困境。
目前,西藏航空运行高高原机场8个,特殊及需要关注机场11个,约占总运行机场的40%,而高高原航线和特殊机场航线更是占到总运营航线的58%左右,这些机场海拔高、地形地貌复杂、天气多变、飞行难度高、安全压力大,因此对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升航班运行水平,维护运行安全,西藏航空谷斐许琰劳模工匠创新创业工作室“一场一案”项目应运而生。
启动初期,工作室从高高原机场和特殊机场的运行特点出发,结合飞行程序和人员资质训练需求,分析梳理运行的高特机场相关风险材料,制作形成相关机场培训课件25个,绘制了一张张航班运行的“作战图”。“只有抓在高特机场的点子上,才能打好航班运行的保卫战,所以我们的‘作战图’显得尤为重要。”西藏航空飞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锚定航空安全 打好风险管控“主动仗”
2023年,随着西藏航空机场布局的增加和航线网络的发展,原有的课件式“一场一案”已不适应当前的运行需求,分析研究如何应对高原特殊机场的风险,成为新的迫切需求。
2023年6月26日,首版《西藏航空机场运行风险提示资料汇编》历经176天完成发布。工作室在原有“一场一案”培训课件的基础上,汇总了西藏航空运行的高高原、特殊和公司管控机场共性运行风险提示、各机场个性运行风险提示以及不安全事件分析资料,极大提升了航班运行质量与运行水平,为西藏航空在高特机场的运行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2024年4月,《西藏航空机场运行风险提示资料汇编》第二版完成发布,进一步细化讲解了高特机场运行风险,增加了高特机场运行风险管控的深度和广度。同年7月,工作室又牵头制作了《西藏航空运行机场特点汇编》,详细汇总了西藏航空运行的一般高原及平原52个机场的运行特点和不安全事件等信息,标志着“一场一案”项目已对西藏航空所有运行机场实现全覆盖,同时,也成为了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实现“一场一案”全覆盖的航司。
深化融合应用 拧紧干事创业“一条心”
了相关制度指引,劳模工匠创新创业工作室进一步深化融合应用,上线企业微信小程序对机场信息和往期内容进行盘点,在小程序内发送任一机场四字代码或名称即可获得该机场的注意事项、运行特点等信息,实现了运行机场特点自动回复。同时,工作室建立飞行员反馈与更新机制,员工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机场运行特点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建立了信息的双向交流。
“在谷斐和许琰两位劳动模范、西藏工匠的带动下,工作室掀起一股学习热潮,大家经常自发聚在一起,讨论各个机场的运行情况和注意事项,钻研如何提高运行质量,保障运行安全。”负责协助配合完成手册文件编辑校验工作的骨干成员赵子瀚如是说道。下一步,谷斐许琰劳模工匠创新创业工作室将聚焦智慧平台建设,推动工作室成果转化和创新项目配套支持,真正发挥工作室的创新创效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为西藏航空织密安全“防护网”,盘活运行“一盘棋”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 飞行部 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