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31日,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暨2024年暑期工作会议。大家围绕“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主题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科研组织范式、师资人才建设、国际化水平提升、管理服务保障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核心议题,进行汇报交流、学习研讨。
结合本次暑期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会议提出的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与会代表立足本职岗位,纷纷表示要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暑期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对兰州大学“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改革思维、树牢改革导向、运用改革方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争先进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系统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使命愿景,以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为牵引,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有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关键,全面、系统、深化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等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目标任务
到2029年,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教育体系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更加明显,结构更加符合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科研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师资队伍,评价机制更加科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深入,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资源配置与管理服务更加高效。
到2035年,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育人能力和育人质量持续提升;形成更高水平学科体系,拥有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域;科研创新与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科研创新策源地;形成培养吸引一流师资队伍的良好生态,人才“稳培引用”实现正向循环可持续发展;建成全球领先的国际交流平台,成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中心;形成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现代化。
党委人才办主任李鹏飞: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才‘稳培引用’同向发力。一是按照‘一院一策’思路破解人才队伍学科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持续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健全人才体系,努力造就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学科领军人才;三是坚持环境营造,引导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聚焦‘四个面向’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努力以服务和贡献获得地方政府的人才资源投入和支持。”
党委学工部部长周莉箴:
“暑期工作会议聚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既进一步明确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导向,又提出了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和举措,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学工战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在抓体制机制上求创新、抓思想引领上增实效、抓服务管理上提质效、抓队伍建设上有突破、抓协同联动上促发展,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助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格局。”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兴业: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背景下,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一是要学校学院联动,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加快并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二是要瞄准国家战略,以问题为导向,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推动并加快学科交叉融合,适应国家和社会急需。”
教务处处长郭明宙:
“本次会议围绕深化改革就学校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是一次工作的部署会,也是一次工作的动员会。就本科教学工作而言,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拔尖创新引领型人才培养,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四个方面深化改革,超常规开展各项工作,全力提升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研究生院执行院长张浩力:
“坚持不懈地按照需求推进改革才能为研究生培养带来活力。近几年在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们以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为导向,整体布局上对学位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优化。我们近期新设的学位点布局主要在基础学科、国家急需学科以及应用型学科,优先布局未来有更大发展空间和更大拓展能力的学科点。”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迟刚:
“在这次暑期工作会议中,严纯华校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落实相关工作。一是我们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要在服务国家的整体外交战略和布局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国际合作,服务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生态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成:
“本次暑期工作会议把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谋划改革思路和举措,真正做到了学深悟透、确保实效。聚焦学院和学科建设工作,生态学院将充分认识自身面临的劣势和挑战,积极主动发挥学院人才团队良性发展的优势,重点聚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以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标志性成果产出等方面持续发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胡万军:
“我们将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博士点的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强学院学科建设,力争在下一个五年提升在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要提高学院国际化水平,学院很多老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我们目前也明确了工作步骤,下一步将集中精力,开创学院国际化工作新局面。”
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黄忠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党中央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我们兰州大学腾飞的重大机遇。大气科学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大气科学一流学科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王记增:
“在此次暑期工作会议上,马小洁书记、严纯华校长的讲话和报告让我们更加明晰了未来的工作方向。今后我们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科研和人才工作进一步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坚定地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加大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力度,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优建强优势学科方向,实现学院的高质量协调发展。”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朱永彪:
“学院和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学校暑期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老师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心聚力聚焦事业发展,建好国家级重大平台和省部级重大基地,全方位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能力和质量,争取在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做出更大贡献。”
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刚刚发布之际,学校召开此次暑期工作会议,适逢其时,意义重大。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围绕‘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主题,结合实际,瞄准新时代理论需求,以哲学理论自觉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紧跟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前沿,改革传统教育,培养时代新人,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新篇作出兰大贡献。”
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金生教授:
“学校学科布局要体现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在生态、农业等学科建设方面,要聚焦粮食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生命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合作组建跨学科团队,希望未来学校有一些支持学科交叉的政策举措。”
医学部副主任、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孟文勃:
“本次暑期工作会议全面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绘制了今后教学改革的崭新蓝图。作为学校‘新医科’建设的重要载体,第一临床医学院将积极配合学校‘强医’战略的深入推进,对标国内外一流高校,主动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同时持续做好‘人’的文章,深入推动人才培养及师资建设,将模拟教学、虚拟仿真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结果为导向培育高质量教师与高水平学生。”
化学化工学院唐瑜教授:
“在大的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我们的规模还比较小,交叉力度还不够深入,与同类学校的差距比较大。在‘四青’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的数量依然很少,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下一步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加强教学科研团队与外部的交流,强化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合作。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主动加强与国际学术委员会的交流,争取增加国际性资助,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梅中磊教授:
“在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要高人工智能和AI技术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运用,引导全校教师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运用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以产教融合和高等教育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为契机,加大应用型课程的建设,加强专业型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资源环境学院张东菊教授:
“此次暑期工作会议大家围绕‘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主题进行了学习研讨,我感触很深。在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希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本科生有非常好的科研想法,要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基础学科的研究生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要发挥好学校优良的学风传统,支持研究生踏踏实实做更深入的研究。”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孙辉教授: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们应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如何使用人才、支持人才非常重要,交叉融合人才出成果少则四、五年时间,希望期间学校能提供持续性支持。”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