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1日上午,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尼山世界中医药文化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山东省副省长陈平,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济宁市副市长朱贵友,校党委书记张立祥,校长李可建,党委副书记、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金锋,副校长王琳等出席论坛开幕式。马立新主持开幕式。
余艳红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关心支持中医药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余艳红表示,山东在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中把弘扬中医药文化作为“特色卷”,通过了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举办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中医古籍整理、文献研究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山东中医药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余艳红强调,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深入发掘中医药文化精华、创新表达方式、强化交流互鉴,促进中医药与其他传统医药的互学互鉴,努力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传统医学“百花齐放春满园”。
陈平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支持山东工作的海内外宾朋表示诚挚的感谢。陈平表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下一步,山东将坚持立足齐鲁中医药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深化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研究阐释、展示体验、传播交流和人才集聚,纵深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水平,积极培育更多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努力让“孔孟之乡”再添中医药文化新标识。
张立祥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张立祥指出,当前,中医药迎来了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山东也步入了“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快车道。新的征程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力弘扬齐鲁中医药“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优势,加强中医药文化阐释,努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教育教学、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优势,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地方重大战略,真正汇聚起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朱贵友指出,济宁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持续擦亮“儒医文化”“王叔和文化”“泗水砭石文化”三张名片,着力发挥文化优势、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聚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激发中医药发展潜力、活力、动力,持续深化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围绕“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文明”这一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寒地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朱立国,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徐经世,国医大师、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新陆,国医大师、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杨震,国医大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韩明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联络委员会委员、中华孝文化促进会特邀专家骆承烈,北京大学博雅学者张大庆,全国政协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南非西开普省卫生与健康厅应急和临床服务支持处主任胡安妮塔·奥利维亚·阿伦斯,马来西亚管理科学大学国际处处长陈洁,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健康管理学院中医系主任梁月豪等知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并作主旨演讲,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山东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树中,岐黄学者、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振国,以及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中医药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