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于洪结识
2021年12月8日晚,我正在珠海走访校友,突然接到胡德岭打来的电话,说他正在北京跟央视的同学聚会,让我代表校友会跟校友说两句。于是,我礼貌地问候了一番,并热情邀请校友回校。不想短短的问候,却在不经意间与于洪校友和央视《见证》栏目一起谱写了校友和母校的深情之歌。
第二天一早,我添加了于洪的微信,互致问候后,于洪说:“刘主任好!明年校庆、后年院庆,我们北京校友希望能为母校出点儿力。”我回复说:“非常感谢!我目前在珠海看望校友,等回去后把我们拍摄的《汉藏两地书》纪录片发给您,您看看能否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13日我从珠海回来第一时间把视频发给了于洪。仅过了两天,他便把纪录片频道导演的意见反馈给了我。导演认为:“《汉藏两地书》题材可以,但节目做得很差,就是一堆口述,没有线索,缺乏主要人物,主题不清楚……而且也不是把45分钟纪录压缩成26分钟纪录片简单的事,片子得重新做。”看完我非常沮丧,觉得想上央视基本无望。然而,于洪却不愿失去为母校尽心尽力的机会,他安慰我说:“节目定位不一样,具体要求就不一样。我再试试看!只要母校和校友们支持,咱们就百分之三百努力!”听此鼓励,我表述了拍摄《汉藏两地书》的初衷:“我们当时是按口述史走的,以群体形象折射那代人的精神境界。那种突出个人、讲故事,我们从一开始就否定了。那代人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哪里艰苦哪里去。我们想树立集体形象,而非个别人或者说典型代表。”于洪非常耐心地给我解释:“从校史角度来说,群像、口述没有问题,这会留下珍贵的史料和影像。从电视纪录片来说,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律,每个节目又有自己的定位,表达方式不一样。……但这个题材非常感人,我非常看好。下一步看看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符合央视的创作要求,又体现母校初衷,尽量能够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历史见证。”校友对母校的拳拳爱心让我深受感动,唯有表达深深的谢意。他却说:“不用客气!”
2022年5月中旬,于洪兴奋地给我电话,说《见证》栏目领导同意拍摄,主要突出喜乐、欧珠等几位西藏校友,大概两到三集。6月21日,于洪发微信说选题报告已通过了。艰难的拍摄
7月20日,于洪率领的央视摄制组进藏,因为陈举通过拍摄《汉藏两地书》与西藏校友比较熟悉,手里素材也多,他当时也一同入藏,尽管后期因事离开。
7月28日到8月4日,央视摄制组先后在拉萨市、日喀则采访校友。前期在拉萨的拍摄比较顺利,卓嘎副主席再次接受了采访,并谈了她的一些想法;为了拍摄对河南烩面的热爱,喜乐在河南餐馆连吃了两大碗烩面……
然而,8月5日之后的活动就不那么顺利了。在去吉隆沟途中遭遇大雨,欧珠几位校友顺利突围到达吉隆沟;而喜乐、梁硕等人却没那么幸运,遭遇泥石流,晚上9点多还在路上,不得不临时住在吉隆县卫生院医护值班室里。6日赶到吉隆沟后,喜乐、欧珠、白玛、中次仁卓玛、加布、达瓦多吉等六位西藏校友参加了吉隆沟义诊。8月7日,义诊结束后,校友都返回了日喀则,而于洪带领的央视摄制组想进一步采访达曼人留在了吉隆沟。之后由于受疫情影响,拍摄活动暂停。
8月19日,央视频推出《中国医师节:藏族医生义诊“达曼人”》,可以说是西藏校友献给母校最好的“医师节”礼物!又见格桑花2023年3月3日,当我作为职能部门代表参加文学院百年院庆庆典大会时,抬头发现主持人竟是从未谋面的于洪校友。当晚,我第一次在线下见到了为《藏族医生中原情》纪录片呼吁奔波一年多的于洪。当天,不仅是文学院百年生日,恰巧也是于洪的生日,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生日蛋糕的烘托下,校友情被隆隆地托起。
3月15日,于洪电话通知我,《见证》栏目领导同意把《藏族医生中原情》拍摄完,希望陈举校友的鹰展公司能施以援手,提供《汉藏两地书》的素材,陈举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这次拍摄主要以西藏校友返校活动为切入点,时间定在3月25—31日。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会,3月17日我立刻组建“重回开封”群,于洪、陈举、喜乐和欧珠我们5人把各自想到的问题都发到群里,并多次召开视频会议确定返校校友名单,商量拍摄细节,大家迅速行动起来。
经过多方协调,西藏校友的返校活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与辅导员范秀云等老师座谈,参观校园、校史馆,喜乐、洛桑去开封人民医院看望援藏医疗队医生及后人,欧珠到淮河医院看望当年进修时的指导老师,参观医学院与在校生座谈,欧珠为医学院师生作报告,小次仁卓玛和白玛看望唐军一家人等活动。
其中还有个小插曲,欧珠想到淮河医院拜访当年进修时的指导老师,他把导师的名字发给了我,我迅即把此信息转给了张祎捷院长。过了一天,张院长给我回复说,单位没有叫蔡大庆的大夫,我们副院长柴大森曾带过西藏进修生,并转来两人工作照。我立即把此信息转给了欧珠校友,他回复说此照片就是他与导师的合影,并把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发来印证。那一刻感觉十分温暖,时间虽然可能让我们把名字记错,但那份师生情却永留心底!
在大家齐心协力下,6月18日、6月25日、7月2日,央视《见证》栏目最终以“藏族医生中原情”为主题,分“行走高原”“重回中原”“割舍不断的汉藏情”三集播出。此片既充分体现了河南大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教育担当,也大力宣传了河大校友为西藏医疗卫生做出的突出贡献,更连接起了汉藏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纪录片播出后,受到了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从2019年3月与喜乐校友结识,成立西藏校友会,到2020年8月拍摄《汉藏两地书》,再到2022年、2023年配合央视拍摄《藏族医生中原情》,以喜乐、欧珠为代表的西藏校友,以于洪、陈举校友为代表的摄制团队,他们与母校双向奔赴,跨越四年、几千公里的时空距离,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校友与母校的心贴得越来越近,校友对母校的爱也越来越浓!
(作者系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