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我校来华留学生参加寒假社会实践

2024-03-31     浏览(58)     (0)

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等国家的16名来华留学生志愿者赴宜昌东站、三峡工程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旅客提供中英文服务和帮助。留学生们亲身体验到了我国春运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成就,并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本报讯(通讯员肖秋驰)2月2日获悉,在新春佳节和2024年春运来临之际,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等国家的16名来华留学生志愿者赴宜昌东站、三峡工程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宜昌东站,留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车站的各项工作当中,分布在宜昌东站的检票口、自动售票机前、安检口、候车厅、站台、扶梯口等处,维持秩序、问询指引、取票拎包等,在春运中为旅客提供中英文服务和帮助。
  在宜昌东站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校来华留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我国春运的真实面貌,也让他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喜悦与成长。在这充满爱与温暖的冬日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志愿服务的精神,为建设世界级宜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安国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亲眼见证了春运的壮观,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中对家庭的重视。”来自孟加拉国的刘阳则表示,“第一次感受中国春运,服务出行旅客,感觉这个寒假特别有意义。”
  东站志愿服务作为我校来华留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一次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到了“中国年”对中国人的意义,在获得他人肯定的同时,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后期学校将总结东站志愿服务经验,将寒假社会实践做成促进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长江文化,感知我国水利事业的辉煌成就,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大水利学科建设,我校组织来华留学生赴三峡工程博物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这条“巨龙”河流的开放与包容,以及百年水利精神的“波澜壮阔”。
  在博物馆的三峡馆,大家了解了长江三峡流域水利工程的演变过程。从古至今,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为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参观,同学们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成就表示由衷佩服。
  在博物馆的工程馆,大家了解了三峡工程的整体规划、发展历程、建设过程和运行情况。大厅内陈列着众多反映三峡工程建设的实物模型、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让同学们对这一世界级水利工程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留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使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长江文化的开放包容和我国水利事业的波澜壮阔。来自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的阿富汗籍研究生炳文表示,这次参观学习的他受益匪浅,既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同时也学到了和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他希望毕业后也能参与到家乡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