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 《宁夏党校通讯》

高质量推进巡视工作高标准凸显“严实细全”

——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作者:唐彦婷    
2024-03-30     浏览(93)     (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巡视工作的重要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突出了严要求、实标准、细落实、全覆盖等特征,加强政治监督,推动问题解决,依责分类处置问题线索,扩大监督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通过听取巡视汇报、审议巡视专题报告等形式,加强了对巡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2024年新修订的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既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经验总结,有利于引领新时代巡视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与2015年版《条例》相比,新修订的《条例》 无论是在内容、体例还是程序上,都作了较大调整,突出体现了严要求、实标准、细落实、全覆盖等特征。

加强政治监督,突出巡视工作的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进巡视工作,首要的一条,就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修订条例把这些要求形成刚性约束,有利于更好发挥巡视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是政治巡视,本质是政治监督,目的在于形成震慑,从而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条例》 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巡视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巡视工作的政治定位,以严要求推进巡视工作高质量发展。

《条例》 开宗明义,明确提出党对巡视工作的全面领导,并以严格的要求凸显了巡视工作的政治性。一是“严”在巡视工作的政治定位,明确巡视的根本任务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如第二条明确规定巡视工作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二是“严”在对“一把手”的巡视监督,重点检查其对党忠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如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就包含了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等规定。三是“严”在对党员干部的普遍适用,由之前只抓干部扩大到党员、干部一起抓。如第二十五条规定,巡视期间,对反映集中的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巡视组可以按程序移交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处置。

推动问题解决,体现巡视工作的实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要分类处置、注重统筹,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巡视工作的方针就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对于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寻找问题源、发现关键点;要针对问题一件一件改,推动巡视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条例》 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突出了巡视工作“实”的要求。一是单列一章,对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在其他章节也有相关规定。二是整改态度坚决,反对立而不改。如第二十五条规定,巡视组应当按程序督促被巡视党组织立行立改。三是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形式不断创新。如第十九条规定,巡视工作应当对反映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形成专题材料;第二十六条规定,巡视组对巡视报告、专题报告等反映的问题,应当制作底稿。多措并举才能使整改成果真正得以落实。

依责分类处置,抓好巡视工作的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凡是违纪违法的都要严肃查处。不要怕问题多,问题多的单位可以把握节奏。要一网打尽,有多少就处理多少。”巡视问题能否快速查找,查找到的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都需要对巡视工作分类指导,坚持稳中求进、规范发展。因此,每轮巡视组查找问题,都要针对巡视对象特点,制定巡视工作方案,实施具体监督。

《条例》 积极总结巡视规律,探索巡视方法,进一步细化巡视机构的职责,依责分类处置问题。一是巡视机构的职责进一步具体化。《条例》 对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进一步细化,如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由“政策研究、制度建设”延伸为“理论研究、政策调研、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彰显了巡视工作的时代性。二是巡视机构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化。如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改为“主要职责”,增加“主要”二字,拓展了责任范围的深度和广度,巡视工作就有了中心、有了抓手。三是巡视工作的类型进一步精细化。如在专项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了常规巡视、机动巡视、“回头看”等方式,必要时还可以提级巡视,巡视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扩大监督范围,形成巡视工作的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发现的诸多问题,除历史和主观原因之外,客观上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在管人管事管资产方面,制度缺失和制度执行不力并存,监督手段和监督措施缺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健全巡视工作的体制机制,细化责任,推动巡视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此次 《条例》 的修订,既是党中央贯彻落实巡视全覆盖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 《条例》 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所需。

《条例》 对巡视范围、巡视对象、体制机制等都作了补充,扩大了监督范围,较好地做到了巡视全覆盖。一是对巡视对象和巡视范围作了重新界定,做到了全流程、全链条覆盖。如第十六条增加了中管金融企业、中管企业、中管高校以及其他中管单位党委 (党组) 等中央巡视对象,实现了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二是完善了巡视工作的体制机制,体现了全员参与、分工负责。如第五条规定,实行党组织分级负责、巡视机构组织实施、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协助、有关职能部门支持、被巡视党组织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体制机制。三是巡视工作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首次增加了“巡察工作”内容,如增加巡察工作的具体流程和适用范围等。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 〈宁夏行政学院〉 党史党建教研部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