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科教产教融合,构建卓越工程师创新实践教育“南航模式”

2024-06-30     浏览(136)     (0)

学校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构建了实践培养方案、实践教育平台、实践指导模式“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开展项目式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深入挖掘国防军工文化育人资源,形成了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文化。







  为加大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学校自2010年起,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构建了实践培养方案、实践教育平台、实践指导模式“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价值引领、创新导向的实践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以实践课程为主体、科创项目和创新竞赛为两翼的实践培养方案,基础层、综合层、创新层循序渐进,课内外、校内外全方位供给。依托主题创新区,开设前沿创新课程,开展基于项目的创新训练;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开展“项目式”实习、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聘请校友总师开设“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思政公开课,连续二十年开展“与国防企业面对面”实践活动,涵养航空报国、矢志创新的责任担当。目前,校企高层次人才共同开设产教融合课程120门、专创融合课程73门、项目式课程104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21门。
  资源汇聚、内外融通的实践教育平台。发挥3个“双一流”学科的资源优势,依托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2个高层次平台、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22个高水平教学平台,专项建设了“航空宇航制造大数据”等77个主题创新区。创新区聚焦前沿主题,建立首席导师制度,鼓励建设学科交叉团队,实施本研一体、迭代递进的创新实践。以项目为牵引,在科技型企业建设了 135个 “项目式”实习基地,实行双导师制度,开展“企业出题—导师点题—学生解题”的“项目式”实习,每年参与实践教育的校内外导师超过500人,指导学生3000余名。
  与中国商飞公司、航空工业成飞等15个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学生科创—导师科教—员工进修—校企攻关”融为一体,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南航—成飞“智能制造协同育人基地”等5个基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
  项目驱动、跨界协同的实践指导模式。发挥一流学科、龙头企业的高层次人才优势,选聘航空航天型号总师为代表的468名企业科技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聘请184名专任教师、知名校友、创业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组建多学科、跨校企教师团队,通过项目式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选聘行业教授主讲产教融合课程,实施案例教学;依托国家重大课题,设立综合实践项目,跨界团队联合指导,产生了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35项金奖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创成果。目前,已组建校企跨界课程教学团队、教材编写团队、实践指导团队255个。
  价值塑造、敢闯会创的创新文化。理想信念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深入挖掘国防军工文化育人资源,把杰出校友的爱国奋斗和创新精神融入教学,形成“南航担当”系列思政课程,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实施“普惠式”创新实践教育,在校学生100%参与科创实践和创新竞赛,浸润创新文化。通过培育团队参加“互联网+”大赛为代表的重要创新竞赛,以赛促创、以赛促教,成果丰硕。师生从游、团队共创、敢闯会创等已成为南航的文化特质。以文化孕育创新,以创新涵养文化,创新实践与创新文化互促共进的育人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