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报

胸心外科独立完成胸腔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024-07-31     浏览(31)     (0)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成功独立完成郴州市首例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为患者夏女士治疗。该手术为高难度心脏手术,需密切团队协作,技术要求高。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快速康复。

7月18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独立完成郴州市首例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患者夏女士,因发现房间心脏房间隔缺损就诊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经过详细检查,夏女士的房间隔缺损类型被诊断为下腔静脉型,不宜行微创封堵治疗,需进行手术修复。

心脏房间隔缺损是指的是心脏的两个心房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孔洞。这种缺损会导致血液在心脏内部流动不畅,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其中,下腔静脉型是指缺损位于右心房与下腔静脉之间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缺损通常较小,但由于其位置靠近下腔静脉,可能会导致血液从右心房流入下腔静脉,增加肺循环的负担,其症状可能包括呼吸困难、疲劳、发绀等。

这种类型的缺损在传统治疗中通常需要通过开胸手术进行修补,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李轶君主任和他的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和慎重考虑,决定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旨在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和心理压力,加快恢复速度。

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技术,通过胸腔镜和特殊手术器械在胸壁上开几个小孔,借助高清摄像头和显示器进行手术。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还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恢复期。

手术过程中,李轶君主任及其团队全神贯注,精确操作,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经过数小时的努力,他们成功地修补了夏女士的房间隔缺损。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术后2小时,患者即脱离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一天,即转出重症监护室,实现术后快速康复。

据悉,这是我市首次独立开展此类高难度心脏手术。这一创新方案对手术团队的要求极高。由于胸腔镜手术的视野相对受限,操作空间十分有限,手术器械的操作也极具挑战性,不仅需要医生具有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更需要包括体外循环师、麻醉师、手术护士在内的整个团队的密切协作。此前,李轶君主任曾反复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模拟手术方案,详细地分析手术每一个步骤,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准备了应急方案。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为患者实施了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此次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成功开展胸腔镜心脏手术,不仅标志着我院在心脏手术实现技术上新突破,跨上更新的台阶,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小创伤、更快恢复的治疗新选项。

(胸心外科 曾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