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大报》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31     浏览(118)     (0)

西北工业大学党员干部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积极贯彻,提出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力量,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转版-----------------

(上接一版)各级党组织对改革方案和会议精神及时传达,使改革目标和举措深入人心形成发展合力。西北工业大学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力量。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改革决策。目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加强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需加强科技创新的广度、力度和深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柔性电子作为智能制造的底层技术,可多角度、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与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必将成为智能制造的基石、核心、关键和未来。我们柔性电子创新团队将继续深耕柔性电子领域,厚植底层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世界级的“中国碳谷”,为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和前沿科技创新提出中国方案、展示中国实力、贡献中国智慧,引领科学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柔性电子创新团队力量。

西表 、西代表、民建陕西省委常委、民建西工大支部主委、外国语学院院长 孙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高校工作者,我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等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不竭动力源泉,也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7 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哈萨克斯坦分校作出重要指示,作为外国语学院院长,我将紧握发展新时代新阶段新发展机遇,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启全球胜任力,建语言沟通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愿讲中国故事、会讲中国故事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助力办好哈萨克斯坦分校,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教育文化艺术交流,书写人才培养领域“西工大现象”海外篇。

陕西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计算机学院院长 尚学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意义重大,举世瞩目,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蓝图,也为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激发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鼓励“大胆地试、勇敢地改”。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紧紧围绕学校“127”目标及落实举措,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努力培养智能系统“总师型”拔尖人才,办好西工大哈萨克斯坦分校计算机专业,推进“一带一路”电商培训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引领,助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以更大的视野、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决心,不断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发展规划处处长 甘雪涛:

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关键节点上的一次重要决策会议,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蓝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近年来,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为学校在学科建设、规划评估、评价改革等方面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要求。发展规划处将紧密结合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科学制定并实施学校各项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学院试点改革,加强学校实体教学科研机构的建设论证,,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不断推动各项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助力学校“127”目标实现。

教务部部长 王海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举世瞩目,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令人振奋。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务部将坚决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任务,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践行“文化引领、情怀润泽、知能融通、素养达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发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四个高比重”和培养成效的“四强优势”,千方百计让学生成长成才,源源不断地为国防军工领域培养“总师”型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拔尖创新人才支撑。

航空学院党委书记 于辉

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会议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员令和冲锋号,令人振奋、备受鼓舞。回顾过去,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始终坚持以改革为抓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越到深处,越没有经验可循,越没有模式可依,要紧紧围绕高校承担的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持续推动深层次改革,传承弘扬“总师育人文化”,育航空领域国之栋梁;有组织破解“卡脖子”关键难题,铸航空领域国之重器,以实际行动为航空强国贡献西工大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和科技支撑。

航天学院教授 王靖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顺利召开,全面总结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对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改革成就振奋人心,未来令人期待。全会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高校科教工作者和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带领教师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使命,坚持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航天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空天飞行器智能化跨代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炼重大科学问题,积极开展“从 1 到0”式的反向应用基础研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

航海学院院长 潘光: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我深感振奋,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很荣幸能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航海学院将紧密围绕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我将带领全院师生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机电学院院长 常洪龙:

2013 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十一年之后,今年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机电学院在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与领导部署下,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岗位聘任,一些改革举措都是学院第一次做,老师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我们将高度关注此次全会并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做到改革为了师生、改革依靠师生、改革成果由师生共享的原则,耐心细致地把学院的聘岗工作做好,助力学校早日实现“127”近期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杨云霞

举世注目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这次全会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聚焦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注入强劲动力,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将认真学习此次全会精神,立足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抢抓改革机遇,秉承“开放特色创新”的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思政课教学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学科“入主流、有特色”,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建成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校“127”目标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材料学院 21 级博士生 李佳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发言高屋建瓴、振奋人心。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更激励着我们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新征程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2100 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亚人才交流新时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西北工业大学在哈萨克斯坦开设分校的发言,意味着中哈友好事业事业谱写新篇章。今日之中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规划,不断激发青年大学生聚焦国内外学术前沿,蓄力集智,让涓涓细流汇江成海,加快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一员,我将始终秉承“公诚勇毅”的校训和“三实一新”的校风,弘扬总师育人文化,立足科研“1 到 0”和“0 到 1”双向突破,勇敢走出去再走回来,将青春和热血奉献在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