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余晖坠进山河万里,日色并着暖风同行,少年泼墨染了亭亭青衣,迈过万水千山,于废墟处竖起名为梦的旗帜,韶华也与其惺惺相惜。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202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思颐,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研究生,在这个充满离别与不舍的毕业季,迎来了独属于她的全新篇章。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2023 年 4 月, 李思颐在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与专业后,正式投入考研的备战阶段。 那曾是一段被迷茫和憧憬未来所洗礼的日子,所幸在冥冥之中,她寻找到了自己要抵达的方向,继而才能在这百舸争流的环境中,逆流而上。
“其实我开始备考的时间算是比较晚的,之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择校方面,幸而,我的家人、朋友、老师都给我提供了很多建议,让我能够下定决心。”提及对择校的选择时,她滔滔不绝地讲道:“在备战初期有个明确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你在想要放弃时依然能咬紧牙关, 坚定向前。 当然, 考虑学校时,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目标院校的难易程度很重要,要保证自己能够成功上岸。 ”李思颐耐心地说着,目光如炬。
若说考研是一段艰辛的奋斗史, 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子们的考研之路,更是难上加难,他们面临着考研分数线高、 复试比率极低等难题,“虽然对口专业有很多,但有些专业并没有对应开设的学校,除去较为冷门的专业,可供选择的就不多了。 我选择的专业是国际中文教育,我认为这个专业能为我提供出国的机会,能让我见识到外面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更多的诱惑力,李思颐说着,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韬光逐薮,含章未曜
明确目标后,下一步就是踏上那段与时间赛跑的征程,对于李思颐而言,这是一场挑战与机遇并行的持久战, 它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一次毅力与耐力的考验。
“还记得, 在备战考研这一漫长的阶段里,为了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我前前后后一共搬了四个地方。最开始是在和展楼的地下室里找了一张桌子学习,感觉那里有些吵闹,容易分心,就将学习的地点搬到了勤业楼二楼的公共自习室,后来,因为夏季太过炎热的缘故,又到了文博楼的五楼。最后的落脚点是学院分配的图书馆里的一个位置,在那里,我结束了长达近一年的备战生活。 ”艰辛永远都是考研过程之中的主旋律, 但她也不抱怨,话语中满是乐观,她觉得有时候想想,这种搬迁又何尝不是一个考研过程之中的调色剂?
李思颐打开手机的备忘录,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她的学习计划,详细到每个时间段都对应着具体的安排, 她说:“考研是个漫长的持久战,为了能够拉开战线,在备考初期,我制定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复习内容以及阶段性目标,以此保证我的学习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我也会劳逸结合,尽量避免自己陷入长时间学习带来的疲惫期,每当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和室友出去兜兜风,看个电影,放松放松。 ”回想起这个漫长的过程,李思颐感慨万分,考研这一阶段虽然艰辛,却是青春里难以抹去的一场充斥着难忘回忆的博弈。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当被问及考研时遇到的挫折与阻碍,李思颐细细回想后,叹了一口气,“那就是背书了,很多内容反复背了很多次才记下来,尤其是一些比较枯燥的部分。 我特别遗憾的一点是,自己应该从大一开始就好好学习的,其实考研涉及的一些知识点,在大一就已经开始学习了,备考时很多知识都需要再重新学习一遍。 ”知识的不断复习背诵,就像是让愈合的伤口一次又一次结出更完整的痂,等待着伤口的最终痊愈。
在备战阶段,最累的时候,不是早早起床背单词时浓烈困意所带来的昏昏欲睡,也不是晚上从自习室出来后,走在仅存着几束微光的漆黑小道上时, 已经积攒了一天的疲惫彻底涌出的压迫。 真正难以抵御的,是备战过程中产生的心态变化,从一开始的壮志凌云到背了又忘、忘了再背的不断重复的挫败感, 再者就是日复一日、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每日往返于自习室、宿舍、食堂,甚至有时学的入迷了,也就顾不上吃饭了,这需要有极大的自律能力才能坚持下去。
即使道阻且长,有过焦虑与迷茫,李思颐也从未动摇过考研的决心,她坚信,少年当是佼佼璞玉,不惧暮色四合,天色将倾,无论前路如何荆棘丛生,无须思量,只管奔赴一程山水苍茫,携豪情万丈,去拥抱自己的理想与未来。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2023 年 12 月初,在考研的最后阶段,不少考研学子已经开始处于疲惫、迷茫、焦虑的状态,李思颐也不例外,长达八个月的备考阶段已经令她疲惫不堪,但在和自己一同备战考研的室友的支持与鼓励下,想到自己的目标院校,她强撑着打起精神,重新投入进学习状态。
对于室友,李思颐表示自己很荣幸遇到她们,她们和自己一同备战考研,“有人陪着一起努力的感觉很好,我们一起找寻学习资料,一起听网课,一起做笔记,更是一起熬过了疲惫期。 ”每当疲惫不堪时, 李思颐和她的室友们总是一起骑着车在学校附近兜风, 感受着微风吹拂过面颊时带来的惬意,备考所带来的痛苦仿佛一下子消失不见了。“每当我在学习间隙抬头,都能看到室友们低着头认真学习的模样,这激励着我要更加继续努力! ”
李思颐展示出一张照片,上面是她和室友围在一起吃泡面的画面,她说:“这可不是一桶普通的泡面。 那是在 12 月份的时候,临近考试前夕,那天还下着大雪, 我们在文博楼五楼背书时,附近的一个女生正在吃泡面,味道特别香,我们正好想着放松放松, 就去超市一人买了一桶泡面。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 那桶泡面吃着可香了,现在再吃泡面,却尝不出那时的味道了。”李思颐脸上满是怀念的神情。 是啊,在特别的时光里体验到的独一无二的感受, 是独属于那段时光的,是无论如何也复刻不了的难忘的味道啊。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
2024 年 3 月,笔试成绩公布,努力的硕果终将在这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刻被送到了期待者的手里。李思颐查到了自己的笔试成绩,心中大石总算落下。 她笑着分享了自己的那份喜悦:“这个结果其实还算可以, 因为我毕竟是去年 4 月才敲定的目标和方向,能考到这个分数已经很可以了。 ”
她谦虚地谈论自己的成绩,运气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她认为,努力占一部分,但是运气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人生就是一步一步的选择,走在这苦海中,既没有闪躲的机会,也不能够逃避,一步一步坚定地向自己的方向越走越近。而她的努力,也终将绚烂成花。
她也简单谈了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要留给学弟学妹的经验。 “选一个目标,冲就完了。 你想要达到一个目标,首先你就要坚定它,不管别人说什么,最相信你自己的那个人,永远也只能是你自己。”“其实经验不多,就一个小技巧,那就是背背背。”“学校的话,根据你的目标,你就选一个好的学校,不管多难,你就冲它。 ”
她的眼神在夜里发着光,脸上灿烂的笑容让远处的繁星都黯然失色:“整个过程几乎就是把大一那两年的专业课知识再学习一遍,然后就是背,一直在背,背多了就好了。”她觉得,最大的经验就是一直坚持下去,不断地背诵和记忆是获取知识最好的途径。
风吹原野,少年的梦逐渐在萧墙之中渐渐挺立,最终变成高耸的旗帜,胜利的号角正在吹响,炽热如火的六月里,它们都在诉说自己的传奇。
学生记者:朱婧芮 史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