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华南铁道建筑报》

薪火相传铁建情

作者:王长宇    
2024-08-16     浏览(119)     (0)

二公司有一对“父子兵”,父亲罗卫平是一位老员工,儿子罗环宇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技术员。父子俩都热爱工作,罗卫平作为“大家长”鼓励包容新员工成长,项目部还开设夜校助力员工成才。二十年的岁月见证了他们的努力和辉煌。

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流淌二十载,唯有传承的薪火不灭。在二公司,有这样一对“父子兵”,虽耕耘在不同的项目,但却用各自责任和坚守,默默传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

“儿子,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认真仔细,一刻也不能放松啊。”“知道了,爸,我师傅正手把手地教我呢,您也多注意身体,不用担心我。”简短的对话,是近两个月来这对父子为数不多的交流。

“他啊,是老员工了,很多岗位他都干过,都很了解,在业务上遇到困难向他请教总能得到答案……”提起父亲罗卫平,同事们赞不绝口。

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罗卫平北战辽宁本辽高速,南征海南东外环铁路,东奔福建渔平高速公路,西走成兰铁路……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建设山河,使命光荣。

“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像父亲一样,干一项工程,树一个品牌。”2023年8月,罗环宇追随父亲的脚步,来到万开达高速公路项目,成为一名技术员。

入职之初,他常常对最新的工艺工法侃侃而谈。一段时间后,罗环宇发现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还远满足不了生产实践需要。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不服输的劲头,他主动请缨,到寨子坡大桥担任技术员岗位,进入施工一线学习。

老师傅们见这个小伙子脑子灵活、踏实肯学,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传授给他。半年时间不到,他的技术实操能力突飞猛进。期间,他还多次参与新工艺工法的运用,并全程参与了项目技术攻关总结。

“虽然是一个公司的同事,但只有过年才能和父亲见上一面。不过,能用我们的努力交出品质工程,再辛苦也是值得的。”随着不断成长进步,罗环宇愈发感受到父亲对工作的认真和热爱。

“新员工一定要养成会想、会做、会总结的好习惯。”罗卫平不仅是一位父亲,更是一位“大家长”。项目部员工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95后”青年,他始终以鼓励包容的姿态引导他们成长成才,他也因此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师傅”。

“一个人的努力是孤军作战,一个团队的努力才能同舟共济。”这是罗环宇所在的项目管理过程中长期宣贯的理念。该项目鼓励优秀青年员工考取建造师证,支持年轻人之间相互传递成功经验、优秀案例。

师傅们也为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制定了贴近实际的培养计划,把新员工带到施工现场,给他们详细讲解施工步骤、技术措施、安全保障等“实战经验”。项目部还开设了职工夜校,致力打造学习型项目部,助力青年员工走上成才“快车道”。

岁月流转,二十年风雨踏歌来;日夜兼程,巨轮扬帆今胜昔。二十年的峥嵘岁月,无数情谊凝聚与此,用双肩扛起时代的重任,用双手铸就企业的辉煌。

作者单位: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