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页岩气研究院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支持中心主任黄浩勇告诉团队成员,他们参与的试油与压裂远程智能指挥系统(TFOC)将在9月进入推广应用阶段。黄浩勇介绍:“以数据和模型为驱动的该系统,将极大提高科研对生产的支撑力度”。据试验阶段成果显示,工作效率和实施效果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干部员工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同推动公司在增储上产快车道中前行的生动实践。
从西南油气田公司整体层面来看,今年的生产运行效果截至目前可圈可点。产销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特高含硫气田铁山坡气田安全高效运行一周年,高磨区块净化厂检修时间缩短19天,资阳燃气电厂投产试运,助力提升四川省迎峰度夏电力顶峰兜底能力。
在今年7月召开的集团公司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中国石油150余家单位主要负责人悉数到场。按照大会安排,西南油气田公司作为油气和新能源板块代表作交流发言,发言中,“2023年完成集团公司天然气40%的SEC储量和50%的产量增量”“天然气年产量迈上400亿方新台阶”等成绩足够亮眼。
尽管形势喜人,但对西南油气田公司而言,却不是可以松劲的时候。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西南油气田公司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现在正是滚石上山、负重前行的攻坚时刻。
高质量发展是契合国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自觉,是顺应发展大势、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所在,是助力集团公司高效供给的坚定担当。
当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地质工程一级工程师肖红林看到2025年的最新任务目标——致密气项目部需新增产气量13亿方,却并不感到吃惊,“这几年储量、产量任务一直呈上升趋势,我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目前,天府气田致密气井从试油获气到投入生产,时间最快已缩短至15天以内,而以往在同等情况下,3个月的时间也属正常。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的状态,是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整体状态的一个具象表现。
建成中国首个百亿方气区,历时46年;年产气量跨越200亿方,历时13年。但到跨越300亿方、400亿方,均仅用时3年。“几乎从准备上300亿方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挑战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气田开发管理部一位负责人坦言。
企业增储上产、快速发展,背后的过程无疑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在西南油气田公司2024年上半年生产经营分析会的生产管理汇报中,言及产量、储量、产能建设任务的前缀是“异常繁重”,投资成本管控、安全环保监管、行政许可审批等内外部形势则被描述为“日趋严苛”,其中的难度之大、风险之高不难想象。
但犹如一把双刃剑,压力就是变革与进步之源,而办法也总会比困难更多。正如公司在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上围绕“改革驱动”和“效率变革”两大主题的发言内容,就已经展现出成果颇丰。通过数字化气田建设,实行“油气田——新型采气管理区”两级管理,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组建页岩气合资合作产建公司,按“油公司”模式运行,构建“内外并存、同台竞技”的市场竞争环境。推行钻井“日费制”模式,有效提升钻井效率,钻井周期较同期总承包井缩短23%,乙方在日费制的倒逼下,缩短生产时间、降低作业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技术水平,甲乙双方则在技术、成本及管理上最终实现双赢。
观念引领信心,前行路上,挑战与困难横亘交错,实属常态。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以及各项改革的持续深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何骁强调:“不能固守在因循守旧中规中矩的思维中按部就班,更不能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失去斗志、失去激情。”
承认困难是清醒,攻坚克难是担当,新的奋斗路径愈发清晰。守好老气井基本盘,抓好常规气、致密气老井的精细生产,稳住页岩气老井的产能维护。发展光靠“守”还不够,拼搏奋斗不能停,要优化部署运行,进一步加快前所未有的产能建设进度。面对天然气增量缺口,梳理出“加大关停井复产工作力度”和“加大长宁页岩气老井措施挖潜力度”等9项重点工作,待逐一落到实处。
宁201中心站员工方传先,年轻时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找油开气,也曾在川渝两地连绵的大山里守过单井。2018年,他积极参与页岩气新区建设,来到了珙县上罗镇。尽管工作任务愈发繁忙,还有半年就将要退休的他仍干劲十足:“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高质量发展是任务,更是承诺。几代川油人一路走来有过筚路蓝缕、有过波折沉寂、也有过旌旗招展,但始终肩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与担当。激荡逐梦的征途中,时势造英雄,同样,英雄造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