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苏大附一院报》

我院首例肺动脉去神经术成功开展

2024-07-31     浏览(49)     (0)

我院心内科成功为一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的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肺动脉压力即刻下降5mmHg,标志着医院成为苏南地区首家掌握PADN技术的医院。该手术展示了PADN新技术优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报讯] 7 月 10 日,我院心内科蒋廷波、邹操、孙云娟主任团队顺利为一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的介入治疗,手术耗时一小时,成功完成,患者术后肺动脉压力即刻下降 5mmHg,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成为苏南地区首家掌握PADN 技术的医院。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肺血管阻力(PVR)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恶性肺血管症候群。患者自出现症状至确诊的平均时长约为 2 年,其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耐量降低、胸闷及乏力等,后期多进展为右心心力衰竭乃至死亡。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靶向药物治疗,但因患者个体差异,依从性、耐受性等原因,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治疗达标率低。随着对肺高压相关机制的深入探索,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愈发突显,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利用射频能量破坏肺动脉外膜的交感神经,抑制肺动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通过一次微创手术,使患者长期获益,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小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动脉病理性重构和右心结构与功能。期望 PADN 这一肺高压创新突破的治疗手段,为广大肺高压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方案选择,造福更多肺高压患者。

该患者为 42 岁女性,确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7 年,长期规范口服西地那非和马昔腾坦治疗,6 分钟步行距离 553 米,但心超仍提示右心功能受累,经过肺高压诊治团队的详细讨论与评估,建议患者尝试 PADN 术。7 月 10 日,患者在局麻状态下,常规行右心导管检查,完成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分别在头位 20°造影和左前斜 20°+头位 20°造影确认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与左肺动脉分叉开口嵴部的前壁与右肺动脉开口嵴部下缘的连接线作为 PADN 导管支撑的位置,测量长度为 42.69mm,选择 45mm 圈径的 PADN 消融导管。在长鞘支撑下,通过消融导管可调弯功能调整导管位置,使导管支撑于主肺动脉与右肺动脉开口嵴部,保证环形导管在主肺动脉与左肺动脉开口交界处紧贴肺动脉内壁。根据患者的肺动脉解剖学形态,分别通过 6#,7#,8# 电极对“黄金消融靶点”实施精准消融。术后复查右心导管检测,发现肺动脉平均压较术前降低 5mmHg,心指数有所上升,随后撤出导管及鞘管,确认无血管穿孔、血栓形成。

此次手术的圆满成功,展示了 PADN 这项新技术优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创新了肺动脉高压诊疗方案,体现出手术团队在治疗肺高压方面的深厚实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医院近年创立了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心,成立肺动脉高压专病医护团队,建立全院多学科门诊。作为 CDQI国家标准化肺血管中心的示范中心单位,心血管内科不仅制定了完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筛查和诊治流程,常规开展右心导管检查术。在苏州地区积极开展难度大,有挑战性的 PADN 术将成为我院心血管内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苏州地区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福音,也有助于科室成为苏州地区特色诊疗单位,进而发展为肺血管病诊疗区域中心。

(孙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