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塔里木油田融媒体中心 - 塔里木石油报

练就采油气硬本领

作者:特约记者  韦强    
2024-07-17     浏览(22)     (0)

梁骁是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博大采油气管理区油气藏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在油气藏领域取得多项突破。他带领团队攻克难题,开展“揭榜挂帅”等活动,被评为油田“三星级”标准化党支部。他深知团队力量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融入团队、依靠团队才能走得更远。


走进梁骁的办公室,书桌上、柜子里堆满了关于油气藏的各类书籍和图纸,身材瘦削的他坐在电脑前观察地质剖面、研究构造特征、分析各类数据……

今年33岁的梁骁,是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博大采油气管理区油气藏地质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工作以来一直与油气藏打交道。

梁骁出生在泽普石油基地,是个“油三代”。2013年7月,他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后,选择回到塔西南,接过老一辈石油人为国找油找气的接力棒。多年来,他先后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暨新疆分赛一等奖、集团公司气藏动态分析竞赛金奖等殊荣。

刚参加工作,面对新岗位、新环境,梁骁曾茫然不知所措,但很快他就将压力变为动力,快速融入高强度的学习中。白天他跟着师傅跑现场,学习专业知识,晚上查资料、将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只要是跟油气藏相关的,他总是不会就学、不懂就问,直到学懂弄通为止。

2019年,梁骁被调到博大采油气管理区油气藏地质研究所。面对博孜-大北超深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世界级难题,他也有些发怵:我能搞定吗?”越是艰难越向前。在前辈的指导下、同事的鼓励中,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坚持干中学、学中练,每天都有看不完的资料、画不完的剖面……就这样,梁骁很快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成为油气藏领域的行家里手。

大北304井于2014年投产。投产后低产、生产压差大,2016年因油套连通关井。至此,整个大北3区块全面关停。面对这口“躺井”,梁骁在师傅的带领下,反复对该构造储层、水体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重新梳理资料,开展储层精细描述,提出充分利用泥质隔夹层的吸能转向作用“借势避水”,利用隔夹层阻挡人工缝沟通水体,采用“酸化+加砂压裂+优化射孔层段”等技术手段,实现加砂压裂从不可行到可行。时隔3年后,大北304井重焕活力,实现长期稳产,累计增加天然气产量超过3.65亿立方米。该井的复产坚定了大北3区块长停井治理信心,为大北3区块后续储量动用及产能接替奠定了基础。

2022年受疫情影响,梁骁被隔离在库尔勒。有一天,他突然接到管理区通知,要求他和汪舒等3人参加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并在一周内将参赛作品提交到系统。

“想要进入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就必须在新疆分赛区脱颖而出……”梁骁接到参赛通知后,感到压力山大。时间紧、任务重。梁骁白天找相关经验材料、梳理成果内容,晚上挨个给师傅打电话厘清观点,每晚都要奋战到凌晨3点,家成了他的备赛根据地。

短短一周时间,梁骁完成所有参赛资料并上传至系统。通过层层选拔,他们获得2022年新疆创新方法大赛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新疆分赛一等奖,并在之后的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优胜奖,这是油田公司在该竞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梁骁深知凝聚团队力量、汇聚精神动力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他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攻克难题,开展“揭榜挂帅”老带青、岗位练兵专人教等活动,克服种种艰难,实现多个突破,刷新多项纪录,形成“抓‘五心’、促‘五争’、当好深地开发种子队、油气上产保供排头兵”党建特色品牌,并被评为油田“三星级”标准化党支部。

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不懈奋斗,如今梁骁已在库车山前油气藏研究领域崭露头角,但他始终认为:“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这些成果和突破是团队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融入团队、依靠团队,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