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上半年,油田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从严抓实做细QHSE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平安、绿色、健康企业创建和质量提升行动,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堤坝。
除患攻坚,筑牢防线。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油田编制《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部署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风险防范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等7个方面重点工作,扎实开展重点井站场安全评估、停产井安全风险整治等6个方面专项整治,组织对井场、站场、停产井等开展排查,共排查隐患391项,已整改343项,整改率87.7%,全面实现现行国家标准下重大隐患清零、重大风险全面受控,推动油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QHSE管理体系是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油田以QHSE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建章立制,强化培训评估,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通过优化体系审核频次,将以往一年两次调整为一年一次,突出体系运行有效性审核,上半年审核完成24家二级单位,共发现问题2089项,已整改1741项,整改率83.3%。同时,发布《规范编制和强化应用基层“两册”指导意见》和《管理手册》《操作手册》模板,深入推进基层站队QHSE标准化建设。举办QHSE集中培训班和高危作业“三类人”培训班,累计培训评估330名领导干部和高危作业相关申请人、监督人、批准人408人,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深化“四全”管理,筑牢安全堤坝。油田强化“四全”对标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全员隐患排查整改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高质量隐患评用规则,设立隐患曝光台,发布典型违章从重处罚清单,引导鼓励和倒逼全员排查整改隐患,持续提升隐患排查整改质效。修订发布《QHSE奖励规范》,设置隐患排查能手奖、优秀教练员辅导员奖和隐患排查突出贡献奖,制定《自主排查高质量隐患评选与应用规则》,上半年评选隐患排查、整改能手200名,有效调动了全员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改的积极性。
为充分挖掘全员常态化隐患排查数据价值,油田持续完善隐患监控平台,上线隐患排查移动端,植入隐患判定、排查清单,实现隐患上报、审核、整改、验证全流程线上管理。构建了隐患多维分类模型,建立隐患排查整改考核自动计算系统,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管理现状、趋势变化和短板弱项分析。油田还深化“安眼工程”应用,发布《塔里木油田公司“安眼工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作业场景“安眼工程”监控设备设置标准》,推进22家(类)单位6941路生产视频接入,“应接尽接”率达到100%,在线率保持在95%以上,促进作业管控质量和效率提升。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绿色家园。油田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大探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发布《塔里木油田公司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对英买、轮南等4家单位开展排污许可现场专项排查,持续深化固废“三化”治理,严格落实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完成18座重点场站动静密封点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自主制定绿色基层创建规范,试点组织开展绿色基层创建。哈得采油气管理区坚持减污、降碳、扩绿三管齐下,将绿色和生态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油气生产、节能减排全过程,让“开发一个区块,建设一片绿洲,撑起一片蓝天”理念落到实处,使沙漠腹地的哈得呈现出天蓝、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
百年大计,质量至上。油田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理念,坚持以“三个一批”为抓手,从严工程、产品、服务质量管控。发布5期《产品质量公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检339批次采购产品,实现入库产品合格率及自产产品合格率分别达到99.25%和100%。为了真正使制度“长牙”“带电”,制定具体管控措施和处罚措施,发布《质量隐患记分管理办法》《质量管控红线措施》,查处典型质量问题1075个,处理责任单位706家次、责任人员496人。同时,建立质量问题曝光台,完善计量制度机制,确保每一吨油、每一方气、每一度电、每一方水都计得准、说得清。
员工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根本,保护员工健康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油田全面升级员工健康管理,完善健康制度体系,系统梳理作业现场、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等重点工作。发布健康服务站管理实施细则,指导各服务站统一管理、规范运行。组织医疗专家优化心脑血管风险指标评估标准,进一步精准筛查分析健康风险。编制46个单位健康评估报告,逐单位进行重点健康风险预警。优化体检方式,采取“必查项+自选项”方式,配套推荐自选项目,实现“一人一案”。公用事业部帮助员工科学改善健康状况,保护员工身心健康,为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建设健康企业、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油气田提供有力人力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