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谱,很令人讨厌,但人们对摆谱的理解有时却不太准确。有篇文章把“官员出门时鸣锣开道,仪仗威武”当作清王朝官场摆谱的主要表现,但又说“清制,各省文武官员自督抚到知县,外出时都有仪仗,仪仗依官品分等级。”当时,这种外出仪仗,只要不违制越级,就不是摆谱,因为这是“清制”的要求。有人把“打肿脸充胖子”称为摆谱,这是误解。摆谱要有资本,“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没有摆谱的资本,只能弄虚作假,糊弄蒙骗。有人把傲慢当成摆谱。抗战时期,在躲避日军飞机袭击的纷乱时刻,一个文化名人从一个文化狂人身边经过,文化狂人大怒,骂道:“我跑是为了保存国粹,为学生讲《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存文化火种,可你这个该死的,跟着跑什么跑啊!”如此狂傲之言,大大超出了摆谱的范畴。摆谱,摆的是个人优越感。有意识地,甚至煞费苦心地,把自己的优越感展示出来,才是地地道道的摆谱。摆谱的人,大致有三类。一是有权的。媒体曾曝光某市某区女副区长在救灾现场摆谱,该副区长坐在冲锋艇上,七八位警察重点保护,还有一位女摄影师拍摄其“指挥若定”。二是有钱的。有篇文章描述土豪的办公场所:“工厂顶楼是办公室,穿过数十人正忙碌不已的总裁秘书处,一道厚重的木门之后,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个半个电影院大小的空旷办公室。两级台阶之上,办公室的尽头,一张三米长的硕大办公桌后面,皇帝一般地,端坐着我们的主角,身后还点缀着满墙的监视屏。”作者说:“面对如此奇景,我不由神为之夺。”三是有名的。某明星曾参加某地方电视台春晚,“不单要求10人随从,另外还要在卧房里备有高档跑步机,并每天奉上新鲜的百合花”,供其养眼。摆谱,摆“权”摆“钱”摆“名”,说到底,都在摆自我优越感。
摆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为什么热衷摆谱?一个原因可能是缺乏自信。鲁迅先生《二心集》中有一句话:“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奴才翻身后摆谱,根源是挥之不去的做奴才的极度自卑。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认知局限,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金池长老先摆出自己宝贝茶具沏茶,然后炫耀自己的袈裟:“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孙悟空将三藏的锦襕袈裟抖搂出来,金池长老贪心顿起。金池长老摆谱属于不知道天高地厚。
摆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除了能满足一点儿虚荣心外,别无益处。《周易·解卦》爻辞中有这样话,“负且乘,致寇至”,意思是,身负财物乘大车,招贼致寇遭劫掠。身负财物,犹如有权、有钱、有名;乘大车,犹如摆谱;“致寇至”,犹如招致羡慕嫉妒恨。针对这句爻辞《象传》说:“‘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至戎,又谁咎也?”意思是,“身负财物乘大车”,这种行为本身就很丑陋;自我显摆招致兵戎之灾,又能归咎于谁呢?
《庄子》讲了一个小故事,旅店主人有两个妾,丑陋的受宠,漂亮的不受待见。阳子问其故,旅店主人说:“漂亮的自以为很漂亮,我就不知道她到底哪儿漂亮了;丑陋的常自以为丑,我反而不觉得她哪儿丑了。”于是,阳子教育弟子说:“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品行贤良而又能戒除自以为贤的心态,到哪里会不受爱戴呢?自身优越而不摆谱,这样的人最受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