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传富 通讯员 李留洋)入伏以来,气温持续攀升,给压缩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重庆气矿的7个生产单位结合季节特点和生产实际,积极强化压缩机组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机组在三伏时节能够安全平稳运行。7月21日,气矿的天然气日产量达到了730万方,所属压缩机组均处于稳定的生产状态。
针对三伏时节的高温特点,气矿组织了专业力量,深入研究了各类设备的“管、用、检、修”方法,从细节入手,切实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到事。员工们认真履行责任,确保压缩机管理到位。
各班组严格执行“定点、定期、定质、定量、定人”的岗位管理制度,对设备保养巡检记录、设备管理档案等资料进行了详细排查。一旦发现问题,便及时进行处理,实现了从“要我管好设备”到“我要管好设备”的思想转变,有效提升了员工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意识。截至目前,已检查发现各类问题十余处,整改率达到了100%。
同时,为杜绝安全隐患,气矿还加大了对压缩机组在巡回检查、维护保养、隐患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设备的运行操作,严格按照生产管理相关制度执行日常巡检的“看、听、测”检查方式,有效提升了巡检工作质量。这使得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彻底消除了设备“跑、冒、滴、漏、渗、松、动、响”等现象,确保了机组的正常运转。
此外,气矿还从提高安全技能的角度出发,组织开展了各类技能培训。针对操作规程、工作原理、设备性能等方面内容,对岗位员工进行了全面培训。通过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有效杜绝了习惯性违章操作,并增强了岗位员工的隐患故障排除能力。气矿还定期组织员工对设备隐患进行风险辨识,消除了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寿命缩短的行为,全力确保了压缩机组在三伏时节的高效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