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西省矿业联合会 - 《江西地质与矿业》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亟待政策支持

2024-03-20     浏览(3)     (0)

从广义上讲,尾矿包括煤矸石和矿石经选别工艺选出精矿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两部分。从狭义上讲,尾矿就是矿石经选别出精矿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目前,所说的尾矿概念,更偏重于狭义范畴,重点集中于金属矿产领域。基于已有的工作基础,根据最新公开文献分析,并辅以专家电话调研交流,初步估算认为:截止2022年底,全国尾矿排放总量约310-320亿吨(主要包括铁、铜、铝、铅、锌、钨、锡、钼、金等9种矿产的选矿尾矿,但也有文献介绍目前全国尾矿堆存总量高达600亿吨,估计那包括煤矸石及磷、硫、锰等矿产的选矿尾矿),并且绝大多数处于尾矿库堆存状态,如此不仅占用大量土地(约占地110万公顷,大致与天津市面积相当),而且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有的甚至成为矿业安全事故的重要风险源。尾矿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在开展全国性尾矿资源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一、尾矿资源潜力估算

尾矿资源库存总量,原则上需要逐个尾矿库进行累计统计,但是全国上万座尾矿库,短期内人力、物力、财力难以支撑全国普查性的尾矿资源调查。由于我国金属矿产具有低品位且需要选矿的共性特征,因而可以根据估算原理推算:

∑尾矿产量=∑人选矿石量-∑精矿产量式中,i一开始排放尾矿年份;n一统计年份在上述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选矿比这一中间桥梁,建立如下尾矿资源潜力估算原理:尾矿量=原矿处理量x(1-实际选矿比)=精矿量x(实际选矿比-1)

解放前,我国各矿产工业虽然可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规模很小,且相对于近20多年的发展速度来说,1949年以前所产生的尾矿可以忽略不计。本着抓大放小及调查总量的原则,我们认为:建国以来各矿产尾矿的排放情况就可以代表我国尾矿的总体排放水平。根据这样的界定及上述估算关系式,以统计工具书或行业协会统计资料为核心,在收集各矿产历年相关参数的基础上,经估算:截止2022 年底,全国尾矿资源总量大致为310-320亿吨,其中铁矿尾矿180亿吨、铜矿尾矿70亿吨、金矿尾矿20亿吨、钼矿尾矿10.0亿吨、铅锌尾矿8.0亿吨、锡矿尾矿7.0亿吨、钨矿尾矿 5.0亿吨、铝土矿赤泥11.0亿吨。

理论上,尾矿品位应以取样、化验加权平均求得,但由于选矿工艺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企业也总是在选择回收率更高的技术工艺,因而排放到尾矿中的有益组份将越来越少;换言之,尾矿资源品位总是在不断降低。综合有关统计资料和相关报道认为,目前全国铁矿尾矿的铁品位约在10%左右(大致与2007-2008年河北承德地区开采的低品位铁矿资源品位相当)、铜矿尾矿的铜品位不足0.1%、铅锌尾矿的(铅+锌)品位不足1%、锡矿尾矿的锡品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