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乘坐的 G2024 次列车即将进站,请做好乘车准备。 ”
我在轰鸣声中睁开眼睛, 看着火车由远及近,思绪有些凝固。 上一秒还在和室友拍毕业照,怎么一眨眼就到站台上来了? 手机界面停留在票务信息上,核对了车次、车厢和座位,我想我应该踏上这辆未知的列车。
“我的座位在……F0413。 ”整节车厢显得异常安静。 随着这趟不知开往何方的列车启动,窗外景色飞掠而过,看起来应该是夏季,窗外郁郁葱葱十分明亮。不知过了多久,列车外弥漫起一层雾气,越来越浓、直到将一切景象都淹没了。 “乘客您好,前方即将到达新站点,列车将停靠 30 分钟,请在发车前回到车上,感谢您的配合。 ”
列车停稳,我跟着乘客走出车外,不远处隐约能看见一扇门。 我走近后试探着推开,发现自己居然站在自习室里,第二排第一个位置还放着我的资料,室友们在相邻的几个位置上埋头做题。这是课业最重的那个期末,我们几乎每天都学到夜色最浓的时候, 相互陪伴、一起刷题练习,这是我们最美的回忆录。 最后一题在广播中收尾,我该离开了。当笔尖与纸面摩擦的声音消失在身后那扇门外,我又踏上了这趟神秘的列车。
出神间列车轰隆着穿过了一条隧道, 视野再次明亮起来的时候,窗外的叶子已经泛了黄,随即又没入雾里。 “乘客您好,前方即将到达新站点,列车将停靠 12 小时,请在发车前回到车上,感谢您的配合。 ”
再次走入白雾,寻着前方熟悉的人声走去。 “组长好! ”雾气散去,我的记者团组员们聚在一起,正在讨论接下来的采访事宜,我摸着那张学生记者证,领着他们去采访的地点。 刚入团的青涩褪去,他们已经能合作完成采访任务了,就像我们当组员的时候一样充满热情和好奇心,又在一次次采访活动中成熟起来。
当年满怀期许填下了记者团的报名表,遇见了家人一般的老师和伙伴, 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成长,每一份 报 纸和相片都被我放在了最宝贵的文件夹里,将回忆变成数据永远保存。 夜幕降临、雾气聚拢,我知道自己又该离开了。
入了夜,月亮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我望着窗外的点点灯火起了困意, 直到播报声响起,“乘客您好,前方即将到达新站点,列车将停靠 30 天,请在发车前回到车上,感谢您的配合。 ”
夜色如墨, 空气像十一月份的雨后一般冰凉,浓雾里仿佛藏着看不见的妖怪。 这次尽头是一条长廊,站定脚步后我发现自己站在寝室门口,下一秒门从里面打开了,“你回来啦,接水人很多吧? ”开门的是小李,闻言我低头发现脚旁边放着两个暖瓶。 “确实排了一会儿队。 ”我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样回答道。 “快来测抗原,马上要封寝了。 ”小李接过一个暖瓶就拉着我进了门。
坐在那张熟悉的桌子前,和室友们一起测抗原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段日子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却依然记忆犹新。 变幻莫测的形势让我们惶惶不安又无比迷茫———这道坎我们还需要多久才能翻越呢? 会不会直到毕业我们都不会再有正常的大学生活了? 夜里熄灯之后,四个姑娘坐在各自的床上絮叨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 压抑的气氛并不明显,但却一直存在着,门外好像围着白雾,雾里是面目狰狞的妖怪。
日子遵循着熟悉的道路前进着,在又一整天的网课结束后,我们瘫在椅子上,一致认为这个四四方方的小天地就像一面围墙,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我们曾经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也只能这样枯燥地度过。 第一个振作起来的是小赵,她从网上发现了顽强的大学生们在自己的小天地也过得多姿多彩,于是将我们都拉起来。 半小时后 207 迎来了第五位成员:一只快递盒小猫。 我们将制作得仓促又简陋的小宠物放在门口,觉得它虽有着小小的身躯却也有着无穷的力量,帮我们守住了那扇漆黑的大门。 接着是四个人接力捶出的“米饭糍粑”,虽然征用了小金的饼干撒上饼干碎也不能挽救它的味道,但我们依然把这块糍粑龇牙咧嘴地吃完了。
又是一个看不见月亮的夜晚, 我们摆好电脑,关着灯抱在一起看完了很有末日气氛的《釜山行》,结局男主的身体倒下火车的时候我们流下了眼泪, 是感动,也是宣泄。 在这段没有阳光的日子里,我们好像突然打破了一层看不见的薄膜,曾经的我们相处愉快却依然客气,现在的我们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整体,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就像四个气泡相互试探后最终融合成一个巨大的彩色泡泡。
寝室门再次打开的时候, 阳光穿透了那层白雾,雾里没有妖怪,只有身穿白色隔离服坚守在岗位上的英雄。 我看见列车停靠在对面,转身拥抱了正在打闹的三个人,在发车前一秒回到了列车上。
一扇扇门打开、 关上, 我坐在 F0413 又听见了蝉鸣,我知道,快要结束了。
“乘客您好,前方即将到达终点站,列车停稳后请有序下车,祝您未来的旅途愉快。 ”
窗外的蝉鸣在呼啸的风中逐渐清晰, 当我最后一只脚离开列车的时候,手腕突然被拽住,“快来,要拍合照啦! ”
三秒钟的时间, 就这样定格了我在工大读书的日子、定格了见证我们匆匆岁月的盛夏。 那趟列车,又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