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6月19日,学校党委书记刘志军深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学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校课程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座谈会在6412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郭晓旻主持。
学院副院长傅洪亮汇报了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并制定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着眼立德树人长远目标配套建立相关团队和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常态化开展推进会、报告会和教研活动,使课程思政深入人心;坚持将课程思政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提升专业课程建设质量;学院教师获得一批国家级、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全院师生参与思政教育教学大讨论,齐心协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教师代表马海华老师、付麦霞老师、吕宗旺老师、马宏琳老师、张瑞老师、张苗老师分别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深入交流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经验。
学生代表姜帅康、史俊泽、刘奕欣、时英浩、陈金格、李同方等同学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热烈畅谈课程思政的收获与体会。
刘志军书记认真聆听师生交流发言并作总结指导讲话。他对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方法、举措和成效给予了肯定,并对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指导和要求。一要聚焦主业、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共同目标是立德树人,要通过课程思政把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融合起来。二要敢于担当、善于创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课程思政责任,结合所授专业课程,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大胆创新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和方式方法。三要营造氛围、全员育人。课程思政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宣传引导、配套机制建设和保障投入,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和评价体系,努力营造浓厚的课程思政育人氛围,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座谈会后,刘志军书记还深入电子信息工程系调研指导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