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仰恩大学 - 《仰恩大学报》

————观《万里归途》有感

远行万里 终抵归途

作者:□  2022级金融学  陈雯馨    
2024-07-15    

长夜破晓,黄沙袭天。荒草丛生的沙漠,却生存着许多躲避战乱的人,故事的开始发生在距离中国万里之远的努米亚。 这部电影发生的背景是中国人民为努米亚的建设而远至国外,却在其遭遇战乱时无法脱身。讲述了由张译和王俊凯饰演的外交官宗大伟与成朗在协助撤侨的过程中,得知还有一群同胞被困后,深入战区,不顾个人安危成功将同胞带回祖国的故事。 宗大伟和成朗在努米亚与他们同行的另一位外交官章宁在一场无征兆的交火中颈部中枪,倒在血泊中,当得知章宁的妻子白 失联后,宗大伟与成朗放弃回国的机会掉头寻找,在路上九死一生,躲过枪林弹雨,甚至躲过了坠毁的武装直升机,见到白 后,发现还有百余位国人与她躲在一起。 他们决定带着国人撤离努米亚,为了得到边境官的同意,宗大伟多次进行交涉,却处处碰壁。上交临时身份证时也被用阿语、蓝底、公章等多种理由变相拒绝,诸多难以完成的任务让他的眼里明了又暗。最后,他忍无可忍地说:“你有你的底线,但我的底线就是带我们的人回家。”边境官方才同意放他们出行。 边境官哈桑遗憾地说:“国家是我们的信仰,但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诅咒和暴力。” 手无寸铁的外交官和上百人徒步穿越战火、跋涉荒漠,与反动派斗智斗勇,途中危机不断出现,枪林弹雨,隔着屏幕都让人觉得危险。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是:宗大伟让同行者瓦迪尔完成任务就跟着他们回中国,而他却摇了摇头说:“到了迪拉特我就不再往前走了,我的家乡就在那。”可他最终也没到迪拉特,为了保护同伴将枪口对准自己,结束了他的一生。 日复一日的迁徙,抬着伤员,无论是饥寒交迫的黑夜,还是骄阳似火的白天,他们几乎不眠不休地跋涉十三天才到迪拉特,看到中国准备的物资那一刻,所有的恐惧才被击退。 有人在途中计算走过的步数,十三天内他们共步行了326713步…… 可是故事还未结束,人们在登车前往飞机场的途中,不速之客却又到来。距离生的希望只差一步,他们差一点就能过上没有战争的生活了,叛军声称成立了新努米亚,将一切炸得粉碎,绞杀当地边境官,枪杀了想要出境的努米亚人民。宗大伟沦为他们的阶下囚,在被威胁承认反动分子的国际地位时,他盯着叛军头目的眼睛说:“中国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如果你杀了我们,正义会审判你,如果你杀了我们,我们的国家会让你血债血偿”。 最后,成朗举起摄影机,告诉叛军录下了他们的罪行,越来越多的人鼓起勇气拿出手机录像,他们终于成功离开努米亚。 在飞机上,白 捧着章宁的骨灰盒,把他带回了家。宗大伟回忆着半个月前在飞机上与章宁的见面,逝者已逝,战争的罪恶永远不会被遗忘,烙刻在经历者的心里,成了一道不可触碰的疤。 在电影里,我看到随时可能出现的暴乱、起义,一地尸骸,残肢断臂,听到无家可归儿童的哭喊声,哀嚎遍野,而当地的人们似乎早已习惯这样混乱的生活,他们只能想尽方法躲藏,以拖延生命走向尽头的期限。 恐怖的枪击,子弹不知何时会贯穿他们的胸膛,残壁破垣,摇摇欲坠的建筑,战火燃烧在街上的每一个角落,烟雾弥漫。从天而降的炸弹,几欲摧毁整个城市,层层热浪笼罩在城市上空,在这里的每秒都是生与死的角逐。 这个人间炼狱一般的地方,有成堆的血肉与白骨,到处都是持枪值守的士兵,反对政权的人在他们的国土烧杀抢掠,当地武装警察对反动人民实施镇压,双方一旦交火就足以让无数生命走向终点。 我在电影里看到上一秒与你谈笑风生的人,下一秒子弹就穿过他的头颅。在战争面前,生命何其渺小,活下去的希望又显得多么可贵。 有人高举枪支,站在坦克上耀武扬威。 有人四处躲避,为寻一线生机而狼狈不堪。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喜马拉雅的山脉,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欢迎大家回到祖国的怀抱。”喜马拉雅山脉白雪皑皑、高高耸立,像在宣誓着中国的不可侵犯。 他们终于踏上这片曾经最熟悉的土地,他们也再次见到了绿树成荫,红旗飞扬,电影的故事结束了,可是战争依旧在世界各地发生,动乱也从未停息。 电影里失去丈夫,独自带着战争遗孤逃亡的白 ,妻子临产期在即却无法回国的外交官宗大伟,主动请缨将剩余中国人护送回国的小伙子成朗…… 平凡造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宗大伟在电影前期是一个消极处事、脾气暴躁的形象,这归结于他当时处境的两难。可是他在遇到国家尊严和同胞生死的危急关头总是能首当其冲,成为所有人的英雄,他不是刀枪不入,不是不畏生死,更不是完美无缺,在战争面前,他也会颤抖、害怕,但他还是站了出来,挡在所有人面前,与叛军斗智斗勇,取得这场万里归途的胜利。 成朗是一个年仅 25 的外交官,他代表着当代中国青年善良勇敢、积极向上的形象。在电影里我们能明显看出他的成长,从第一次遇到爆炸看到残肢断臂的呕吐,到后面冷静开车穿过枪声和尸体,他自信正直、坚强有魄力,凭着青少年的一腔热忱与勇敢的心,在国人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 当代中国也有许多为国立命的人,他们或许是维和士兵,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坚守岗位,或许是质朴能干的工人,为促进我国与他国友好往来而远赴他国修铁路,盖建筑。 战乱发生时,国家和人民决不会放弃这些为国出征的人,就像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一句话“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他们在为全人类的和平事业而奋斗,当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强大的祖国是他们坚实的靠山,外交部将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接回国,人民将祈求他们前路太平,一生长安,免于战争,免于火焰,免于孤寂。一路风雪,都消逝于抵达前夕…… 正如孟晚舟回国时更新的朋友圈所言:“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万里归途,远行万里,他们终于找到了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