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实验胚胎间操作投屏演示
本报讯 7月2日至5日,为期四天的第一期基因编辑实验培训顺利开展,标志着研究生课程《基因编辑原理与技术》首次开课圆满成功。
该课程是在研究生院和动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农学、动医、生命和食品等学院协同,面向全校生物育种和合成生物学相关研究生开设的一门探索性前沿型选修课,旨在加强基因编辑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助力我校相关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在研究生教学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的重点资助下,动科学院为该课程配套建设了专门的基因编辑教学实验室。同时,课程组积极打造了颇具特色的基因编辑科教平台(https://lab.gewu.pro/groups/index/U1Y0L9),设计了网站主页,注册了“基因编辑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积极宣传西农基因编辑科教成果和生物育种故事。
课程组设置了“分子设计与克隆”“细胞基因编辑”和“胚胎基因编辑”等由浅入深的三个基因编辑实训内容,制定了“教-看-做-学”四位一体的实验培训教学模式,并安排7位助教协助相关指定实验的前期准备和过程指导。同时,课程组为未选课同学开放了“蹭课”通道,吸引了20余名不同专业的本、硕、博学生前来学习。
(徐 坤 亓钰莹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