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匡延平团队成功构建出含有 LHON(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病理表现的线粒体遗传病小鼠模型。该模型是目前全世界唯一通过线粒体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的针对人LHON 的小鼠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线粒体遗传病辅助生殖治疗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可靠测试平台,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刊于《分子疗法-核酸》。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拥有独立的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mtDNA).mtDNA 关键区域的突变超过阈值可导致严重疾病。从孕前阻断疾病的母婴传递是目前针对这些疾病最具潜力的干预手段。为此,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专门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线粒体遗传病治疗的辅助生殖新技术研究”旨在开发针对该病的辅助生殖新技术。
作为该重点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匡延亚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先后开发出多项创新技术,但新技术在临床转化前还需要在疾病模型上完成安全性、有效性验证。然而,目前线粒体遗传病疾病模型缺乏,精准对应人线粒体遗传病致病突变的模型更是稀缺,究其原因主要是前的 mtDNA 编辑效率低下。为突破这个难题,匡延平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基于早卵泡期的生殖系 mtDNA 编辑策略。与传统的原核期mtDNA 编辑相比,该技术不仅能对传统方法难以编辑的位点进行高效的碱基编辑,对传统原核期可编辑位点,新技术碱基编辑效率也提高了3倍以上,极大提高了建模效率。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谢秦、吴海波、龙慧肖彩雯,仇嘉听、于韦娜为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吕祁峰、索伦、匡延平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高怡宁、刘峻博、张硕也为该研究作出贡献。
(辅助生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