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民族学院 - 《四川民族学院报》

壮志凌云逐梦基层

2024-06-30     浏览(68)     (0)

赖崇昊是一名经济学专业学生,现为甘孜州选调生。他曾在多个组织中担任过职务,并获得多项奖项和荣誉。他从小在康定长大,对家乡充满依恋,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在备考选调生的过程中,他提前关注公告并做好备考规划,注意提前订酒店和保证睡眠充足。他的态度积极进取,坚持为人民服务,并表示将在选调生的征途上永葆赤子之心。

赖崇昊,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2020级学生,中共党员,现已考取甘孜州选调生。曾任学校大学生记者团视频制作部部长,学生自律委员会文宣部干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双创中心宣传部干事,班级班长、学习委员等职;获得第十六届、第十七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巴蜀杯”2023川渝公益广告大赛视频类学生组银奖等多项奖项及荣誉。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作为康定本地人,他从小听着《康定情歌》长大,对家乡充满依恋。小时候,他常常聆听老一辈人讲述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的革命故事,这些壮举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他对甘孜州这片红色的土地爱得更加深沉。进入大学,他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暑期志愿活动,在2021年暑假,同“互联网+”团队的小伙伴一起,深入康定和泸定的乡镇街道,为群众宣讲党的百年光辉历史;2023年暑假,参加了由记者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理塘深度调研理塘藏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这些经历让他深入体验了基层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更加坚定了留在家乡、扎根基层的想法。升入大四,在同龄人都忙着升学考试或者找工作的时候,他坚定地选择了报考甘孜州的选调生。

在大学四年的时光里,他什么都想试一试,在班级、院级和校级组织中都任过职。其中,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还是在记者团的工作经历。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在进校时就加入了好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部门,但当时并没有选择记者团。大一下学期,在助班的推荐下,喜欢剪辑的他被“特招”进了记者团,这一待就是整整三年。在担任视频制作部部长的那一年里,由于学校融媒体中心的开设使用,对于视频内容的需求陡然增大,整个部门的压力都非常大,他学着如何统筹规划、如何引导部员端正认识,做一名思想端正、技术优秀的学生记者,更好地服务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同时,由于需要频繁和老师同学交流,也锻炼了他的语言组织和沟通能力。

在备考的征途上,最大的挑战莫过于是否能持之以恒。他坦言,面对好像“学不到尽头”的复习资料时,也会感觉到枯燥与乏味,总有“诱惑”在试图动摇自己,模拟考试的分数陷入瓶颈期、备考战友纷纷放弃、生活琐事层出不穷……但他坚持了下来!“很累,但坚持下来很‘酷’!”回忆起备考的时光,他的眼神既清澈又坚定。

关于如何备考选调生,他说:一是提前关注并参考往年公告,了解具体条件与要求,判断自己是否具备报考资格。二是要做好备考规划,国考和省考的时间不一样,要预留好充足的备考时间,行测和申论要多看网课,把知识点理解透彻后,再下载线上练题APP或购买公务员真题练习;申论要时刻关注时政,梳理一年内的国内重大时政新闻,推荐观看《中国通史》《激荡四十年》《中国历史年表》这三部纪录片;面试的重点在于是否自信大方、表达是否流畅、条理是否清晰,平时就要敢于开口练习。三是要注意提前订酒店,自备一个非电子的手表或者小时钟,考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厚积薄发”是他积极进取的态度,“为人民服务”是他坚持的理想。在选调生的征途上,他将永葆赤子之心,用脚步丈量一线,用实干诠释担当,凭少年凌云之志,于长空之中勇逐梦想。

(文/学生记者 陈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