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旋转至浇注位,安装长水口,打开滑板,火红的钢水涌出,注入中间包……近日,记者在稀土钢板材厂大包旋转台上看到了钢包开浇的场景,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我们实施这个攻关项目,一年的经济效益就超千万元。”稀土钢板材厂炼钢作业部修罐白班工长王洪松说,“提升钢包自开率”攻关项目瞄准引流砂发力取得成效,自开率创历史新高,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钢包自开率是炼钢生产的重要指标,对钢水质量和生产节奏影响较大。所谓钢包自开即自动开浇,是指滑板打开后,钢水自动从钢包中流出顺利浇注到中间包内。看到自动开浇顺利完成,王洪松心里很踏实。因为自动开浇失败需要通过氧管烧开来补救,而这种方法会产生烧氧裸浇坯,降低成材率。一旦烧氧失败还会导致连铸断浇,影响安全稳定生产。
“引流砂烧结层厚度是自动开浇的关键。”王洪松打开灌砂平台下的一个白色袋子,里边装满了独立包装的引流砂。“灌砂前需要撕掉两层防潮膜才行。”他说,这是为了保证干燥度而采取的“特护”措施。这些散状耐火材料,将填充在钢包底座水口,其顶部在钢水高温作用下会烧结形成“壳体”。开浇时,滑板打开,下部松散的引流砂自动流出,“壳体”在压力下破裂,钢水“破壳”流出。这一切就发生在瞬间,引流砂发挥作用的过程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
1月份以来,稀土钢板材厂根据现场情况改进引流砂成分,确保烧结层厚度适中;采取钢包放置空罐位、烘烤预热等措施,控制引流砂干燥度;优化灌装操作方案,确保引流砂形状达到要求;制定验收标准,严把引流砂来货质量关。一系列措施为钢水“破壳”引流砂奠定了基础。1至5月份,稀土钢板材厂钢包自开率达到99.70%,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53%。“别小看这0.53个百分点,效益就是从这来的。”王洪松算了一笔账:自开率提升后,每个月减少烧氧裸浇坯550余吨,一年可多创效益1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