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李宏静选择的是大部分女生不愿从事的矿业工程,虽然辛苦,但她偏爱这种“接地气”的专业。正因为这份热爱与执着,研究生一毕业她就来到包钢矿研院,投身于白云鄂博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课题中。第一次接触白云鄂博矿的李宏静十分震惊,这座宝山的神奇与富饶勾起了她的好奇心,也正因如此,复杂的资源品类增加了选矿的难度,但也同时坚定了她勇闯难关的信心与决心。
从项目实验室研发到生产线调试,从一名科研“小白“成长为矿研院选矿研究室主任,工作12年来,李宏静初心如磐。无论是炎天暑月,还是寒冬腊月,工作时的李宏静始终如一,从未有过抱怨。在现场取样时,矿浆渗入手套,手指缝中满是黝黑的矿泥;混样时,一铲接着一铲,漫天飞舞的矿尘散落在身上,眼镜上都蒙着厚厚的一层;夏天试验时,需要不停加热循环水的电磁炉和烘干样品的电热板使她汗流浃背,药剂在高温下散发出刺鼻的味道,为了避免中暑,藿香正气水便成了她夏日必备的“饮料”。在矿山生产线上,她感受过凌晨4点灯火通明的厂房,体验过雪夜厂房外零下20度的寒风,曾因试验结果不佳而彻夜难眠,也因试验后生产出合格产品而欣喜若狂。这些画面,直到现在她都记忆犹新。
李宏静说,现阶段她还负责《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绿色低碳制备技术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工作,该项目将通过对包钢钢渣、脱硫石膏等固废与三合明选铁尾矿资源化利用,制备凝胶材料进行三合明地下采矿充填。研究到目前,发现该技术非常适用于包钢的钢渣等固废资源利用,产生了意料之外好结果,生产过程中释放CO2仅为水泥的30%,是固废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代表技术,凝胶材料不仅可以应用于充填,还可以生产高强度混凝土,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是公司固废资源低碳绿色技术应用的又一突破口。
谈到新课题和新成果时,李宏静眼中总是难以掩饰的喜悦,她说:“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为痴人。”与矿相伴的这12年,再苦再累她从未后悔过,所有的磨炼让她更深刻的认识到,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从科研服务应用的视角去分析,敢于迎难而上,锤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实鼎新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
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公司巾帼科技之星、包头市昆区三八红旗手……无数荣誉加身,不是靠一个人去实现的,李宏静非常感谢公司多年来为广大青年职工提供的平台,助力她成长成才。能亲眼见证包钢建厂70周年,李宏静深感骄傲与自豪,她说:“今后,我会继续秉承企业精神,转变观念,全面提速,立足岗位找准研究方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展研究深度,面向矿业领域“卡脖子问题”,加强创新能力,探索新工艺新方法,为公司打好资源牌,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祝福包钢建厂70周年,相信在全体包钢人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企业将在新征程上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