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成立于1954年,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目前拥有“包钢股份”“北方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包钢集团积极争创世界一流企业,从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方面入手,紧抓公司内部合规管理的关键,筑牢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基石,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重塑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国有企业实现依法治企,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有企业战略升级和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依法治企要坚持科学立制,要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站在顶层设计的角度通盘考虑,切实发挥好规章制度的引导、规范、评价作用,构建切实可行、有理有据的制度管理体系。
一是多种方法融合开展,形成互为验证的规章制度工作模式。编制、完善各级内控流程手册,梳理职责权限、流程图、关键控制点及风险控制矩阵等,运用《部门职能制度对标透视表》,甄别职能职责与规章制度设计、执行有效性,提示规章制度建设漏洞及设计缺陷,多视角审视、多层级穿透验证。
二是以公司章程为基本遵循,修订纲领性上位制度。为实现分级分类分层管理的工作目标,使各项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重新修订了《包钢(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对制度制定、修订、废止方面进行了规范,实现了制度的编码、分级、分类标准化,形成了与内控管理要求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三是制定了健全的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对各项管理数据进行分类、整合是构建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的首要步骤。分析企业制度中的各个步骤,可以推断出工作交接时被忽略的或是重复的步骤,对灰色地带的工作进行分配,对多余的工作步骤进行删减,提高制度流程的现实意义。
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牵引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行业先进,对标一流企业是包钢不断超越自我的永恒主题,包钢明确提出开展“对标宝武,能力提升”行动,学习行业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持续推动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全面优化制度制发管理流程,建立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平台。将法务审核和内控规范性审核纳入制度制发流程,形成规章制度管理分级分类分层管理格局。建设集中统管、覆盖全员的规章制度信息化平台,实现全员制度可实时查询,制发主体实时更新。
二是建立规章制度有效性评价模型。从制度体系、制度集合、制度单体三个维度对规章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价。加强制度执行监督的起草部门的自评价、制度归口部门的规章制度体系有效性评价、审计部门和QHSE体系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监督评价三道防线,强化制度执行监督力度,实现闭环管理。
三是形成一套高度完整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从建立系统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多体系融合管理方面切入,以内控管理穿针引线,信息化为支撑,形成“一项制度、一部手册、一套机制、一个平台”的“2+4”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三、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成效,合拳聚势迈向世界一流
包钢集团以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双百”行动等为契机,大胆探索创新改革思路和方式方法,以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内部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动力。
一是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引领公司管理高效运转。积极引导员工履职,通过制度的系统化建设和流程化、表单化、信息化拓展,员工履职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按图索骥、照单操作、化繁为简,在规范履职的基础上提升了履职效率。规范机构运转,在员工高效履职的基础上,借助制度的明晰、界定、导向作用,系统推进了机构的规范运转。保障公司决策,在机构规范运行的基础上,通过顺畅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构建了制衡、规范、高效的决策机制,有力保障了科学决策。
二是为公司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奠定基础,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随着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依法合规经营的内生需求,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作为构筑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屏障的基石,对自身体系建设的全面性、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包钢集团建设规章制度体系之初便以内控管理作为合规性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司改革发展实际扩大内控规则应用,以提高监管企业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推动公司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规章制度体系的全面性,为公司合规管理与防范化解重大经营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相似规模企业构建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包钢集团在总结探索中完善管理现代化创新的机制方法,在解决公司经营的实际问题中补齐短项弱项,在强化落实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中提升改革质效,以改革谋发展、以改革促开放、以改革激活力,合拳聚势不断向世界一流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