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党委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勇担强国使命,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一融双高”,响应“攀登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号召,汇聚“党建和事业发展是一回事”的共识,围绕“聚焦发展、聚力攀登,奋力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主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事业发展。
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治理体系,把“党的领导”深入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把“政治统领”融入到学院建设的层层叠叠,把“党政融合”落实到学院发展的大大小小。
坚持“三先行”,完善“三必上、三不上、三必有”决策机制,推进民主管理。健全“四聚四合”师生思想建设长效机制,以党的创新理论凝聚、以事业发展汇聚、以责任担当积聚、以教育情怀集聚,把思想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与服务国家首都全面聚合,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结合,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相互契合。从四个维度建构系统完备、责权清晰、全方位、立体化制度体系,把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贯穿党的建设始终,固本强基、常治长效。
二、对标七个有力要求,加强支部建设“把支部建在专业上”,提升党支部政治力、组织力,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实施《教育学院扎实推进党建“双创”聚力攀登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全方面、全覆盖推进党建“双创”培育建设;落实三项具体措施,强化党支部书记引领作用;加强师生党支部融合发展,探索师生党支部“四同工作法”;落实党支部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计划,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三、构建大思政格局,培根铸魂育人构建“三维”班主任体系,配备专业班主任、领航班主任和“第一班主任”,强化专业引导、学术引领和思政领航;融合三大课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与价值引领,课程课堂主阵地、实习实践大社会、思想提升多场域,三大课堂同向同行,形成“门门课程有思政”的良好局面。
为所有本科生配备一对一专业导师,开创理论与实践“双向激活”的育人模式,突出政治理论、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双向融合;强化党建引领、班团协同推进“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形成育人协同合力。以首都“五育”融合育人创新中心为依托,以教育视角、融合理念探索大学生思政工作新途径。
四、锚定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攀登发展推进攀登发展,成功举办全国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创办首届全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论坛,成立“北京教育学研究会”引领首都教育学建设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引育工程”,形成了以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为代表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与基地,形成以省部共建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十余个国家级、省部级学科发展平台为支撑的科研矩阵。
五、立足特色优势创新,树立学院品牌建设全国高校首家“教科书博物馆”,充分发挥教科书资源的思政育人功能,形成专业融合党建思政教育的特色成果。党建引领融合专业发展,探索形成了师德师风“培育—管理—评价”全方位有机联动的长效机制。推进理论与实践双向激活,“双链循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获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铸魂育人的“首师方案”。
实现攀登发展,教育学院在路上。党建的根本是人心,亦是人心所向,更是团结凝聚广大师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勇争先、攀登向前!在教育学院,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就是一回事。我们的口号是:“攀登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谁不攀登都不行,不想攀登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