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夜里陷入故土的温柔乡。那里留存着我快乐的童年以及过往的人,那里充满鸟语花香,质朴的人们跟随着太阳的脚步朝作夕休。
小时候我常常坐在田埂边上,舔着好不容易从妈妈那儿要到的钱买来的雪糕,想着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离开这一方水土,去往更大的世界。可是很多事情到了长大后才明白,曾经习以为常的人和事是多么的宝贵,在记忆里熠熠生辉。但这趟名为“时间”的列车没有返程一说,我只能搭载着它继续我并不那么符合儿时幻想的人生。时钟仍滴滴答答日复一日地转,似乎只有我沉浸在过去的美梦之中。
我看着窗外盛开的花,漫山的绿,思绪又被拉回了十多年前的春天。我和小伙伴们肆意地奔跑在田野上,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为此上学迟到被骂也毫不在意。我们在放学的路上爬上树梢,抓住漂亮的甲虫。我们穿着雨鞋,撑着难看的雨伞,踏过一个又一个的小水洼,我们比谁跳的水溅得更高,我们比谁走得更快,欢声笑语就这样贯穿着我们普普通通的每一天。
清明过后,是播种水稻的日子,我们喊上同学去帮家里插秧,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汗水落进田里成为幼苗的肥料,这样的劳作并不会使我们这群精力充沛的孩子感到疲惫,反而,我们会因大人的赞美和奖励快乐一整天。我们虽不常常与农作物为伴,但我们是田野的老朋友,我们会在悠闲的午后,一头扎进田地里,捉迷藏也好,大跑大吼也好。我喜欢春天和煦的阳光和微风,也喜欢绵绵的细雨,春天不止为生命编织了摇篮,也为我们书写着美好的童话。
春去,夏来。儿时课堂上老师问“孩子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孩子们一定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夏天。大山养育的孩子们不会不喜欢大山里的夏天。夏天对于儿时的我来说,不止意味着愉快而漫长的假期,更意味着无尽的探险。我们可以在暴烈的太阳底下看蚂蚁搬运食物,我们会成群结队地往深山里探索,我们不惧怕未知,那对于我们来说,就跟书上描述的丛林探险一样刺激有趣,每一份未知都强烈地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挑逗着我们敏感的神经。
酷暑难耐并不会让我们心生抱怨,天真单纯的孩子们只会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我们去河里洗澡吧。”不管谁提出这个建议,大家都会表示赞同,并马上出发。树荫遮蔽的河流下,是解暑的最佳选择,我们在安静流淌的河流里,享受着清凉的河水肆意地亲吻我们的肌肤。傍晚,火红的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层,我们端着碗坐在院子里欣赏着这番美景。
偶尔,我们自由探险的时间会被大人无情地剥夺,理由是田里的农活多得他们忙活不过来,要我们为他们搭把手。于是,我们又开启了田野探险之旅。田地里的夏日并不好受,大部分时候都在劳作,太阳可不具备人类的感情,不会体贴人们的艰辛,它只管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照射大地。太累时,我们会获得休息的许可,得到一根冰棒作为奖励,我们就又被这片刻的欢愉治愈得忘记刚刚的“伤痛”。总之,夏日大部分时光都被我们消磨在或许看来毫无意义的事上,但我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这些小事上获得了数不清的快乐,这些快乐会化作记忆的“精灵”,为未来的我们带去宝贵的“财富”。
夏天就这样在烈日的照射中结束。秋天的脚步渐渐逼近,我们痛苦地弥补欠下的“债务”。树叶被秋天渲染得发红发黄,挂在树上飘飘摇摇。金黄的麦穗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带来一幅美妙的秋景。但我们并不会为这样灿烂又辉煌的秋景驻足,我们步履匆匆地适应着开学的生活。再过些日子,就是稻子收成的日子。我们小小的身躯埋没在金色稻田间,与大人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宣告着因付出而结的累累硕果。但秋天对于孩童来说,其趣味和意义都远远小于其他季节,但却让大人喜悦。
天气渐渐转凉,枝头的树叶已然掉光。年幼的我不会为这样一番枯败的景色而感到萧瑟孤独,这意味着终于能和大雪见面,终于又能迎来属于我们的欢欣鼓舞的时节。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气温已经快要降至零下,我们越来越爱赖床,我多想沉浸在我的温柔乡,但却不得不收拾行囊整装待发,去迎接属于我们的挑战,为即将来临的假日书写美好序章。
在一个不太特别的早上,我们蹦蹦跳跳地赶往操场进行每日必备的早操。雪就这样落在一个稀松平常的时间里,操场上响起欢呼声。此刻,我们兴奋得快要忘记了规矩,内心欢腾奔涌,但校长警示的话音落下,我们只好继续完成早操。到了第二日,妈妈一定会为我们做好火盆,我和妹妹提着火盆踏着厚厚的积雪去往学校,那盏火盆不仅温暖了我小小的身体,也照亮着我前行的路。我从未想到,我的未来会呈现怎样一番景象,我只是纵情地沉浸在当下。我从不在意过往,也不盼望未来,对那时的我来说,当下,即为永恒。
走廊上是高昂响亮的欢呼声和吵闹声,男生们总是带着炫耀的心理在大家面前表演自己的滑冰绝技,而随后女孩子们也加入其中。午间,自然是打雪仗的好时候,我们在操场里欢腾,抓起一把雪砸向“敌人”,很快,大家的衣服和帽子上都是雪,但我们却为这样的“战果”而开心。感到冷了就跑回教室,就着那盆快要熄灭的火烤着身体,勉强回暖。大雪是假期伊始的信号,很快我们就带着期盼投进寒假的怀抱。
儿时的四季就这样循环往复,欢声笑语萦绕着我的童年,彼时的我却只道寻常。我的童年,走廊和操场是我的童年,花园和田野是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没有四四方方的桌子,没有安静的教室,只有欢呼和雀跃,只有不知疲惫的嘈嚷。而现在的我好像已经失去这样的活力和雀跃,只有满腹牢骚和抱怨。我常常咀嚼过往的温暖,翘首将来的未知。此时此刻,对我来说似乎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将就,历史的岁月美好而易碎,未来充满可能和挑战,只有现在,让我仇疑,让我厌恶。我渐渐被琐碎淹没,变得麻木,我的四季变得寂静、无声。
我在成长的路上丢失了孩童最宝贵的天赋——活在当下的能力,所以才让我的现在荒唐、寂寥,但我想,过往的温存已然不可复制,但未来的未知同样虚无缥缈,与其站在二者的夹缝间等待救赎,不如去感受此时此刻,此时此刻的所有。毕竟,过去和未来是由无数个现在组成,而我,只有站在现在,才能不失将来,丰厚过往,变成一本厚重有声的书,不再单调和颓靡。
站在当下,让我的四季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