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校报》

致敬这段为期四年的旅途

2024-06-28    

我曾幻想过无数次离别的场景,真正轮到自己毕业的时候,心情却还是五味杂陈。大四的时候校园迎来了许多新变化:图书馆装修了、食堂翻新了、咖啡店开业了、教学楼摆上了侯官文化科普展板……好像一切都处在万象更新的氛围里。而我,2024届毕业生,也将在这个盛夏,迎来属于自己的“新变化”。

“来!大家看镜头!三二一,茄子!”拍毕业照那天下午,实习的、考研的、考公的同学都聚在一起,聊着各自的最近。有抱怨实习工作太累的、有分享近期的毕业旅行的、还有成天泡在图书馆啃知识点的……我们同四年以来的每一次畅谈一样,天真无邪、对未来充满期盼。微风轻拂、云卷云舒里,许多东西却悄悄改变了———舍友拍完毕业照就要搬出宿舍,到新的城市去工作了。从前以为离别很遥远,一回眸却发现离别之期近在咫尺。我们一行人嘻嘻哈哈地帮她搬行李,路上还调侃着以后可以拎包入住她在陌生城市租的单间。到了校门口,我们挥手道别的时候,她却突然泪如雨下。

“我们以后还会见面吗?”我们以后一定要见面啊!”“我会永远想念你们的!”盛夏的午后,我们一行六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相拥而泣。此刻我才突然领悟,毕业这一重要节点,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接受离别的必然。四年前我们因为缘分相聚在这有福之州,四年后,天南海北,自有相逢。可能多年后,我们真的背上行囊,到了彼此生活的新的城市,到那时,我们吹着陌生的风,回想起从前幼稚的、温情的的点滴,也许还会再次动容。如果未来没有见面的契机,我们应该也会珍藏这段回忆,珍藏彼此并肩走过的旅途。这段旅途,因为有“我们”,才变得如此难忘。

校园里熟悉的枫叶大道,我曾在这里生生“啃”下期末重点;图书馆二楼靠窗的位置,是我考前“突击”的宝座;第二食堂最里面的档口,是我每次午饭的首选。熟悉的校园风物,把我带回四年前的立秋———我和校报相遇的季节。历次的组稿,不仅提升了我的文字能力,还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校报的第一个冬天,我和学长学姐们一起包饺子,擀皮、填馅、成型、下锅……吃上自己亲手包的饺子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幸福,可能这就是纳新时说的:“家的感觉”。再后来我们一起思考版面主题、一起进行街采活动、一起改稿,这在个过程中,我不仅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关的工作做得也越来越熟练。同时,在校报我也遇见了耐心教导我们的林莹老师。刚进部门不到一个月,老师就会在私底下找各个部门的成员谈话,关心我们的生活状况,对于我们在大学里碰见的困惑,老师也会耐心解答。印象最深的,是我大一困惑是否要申请入党的问题,老师积极鼓励我向党组织靠拢,告诉我党组织里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值得我学习。在老师的建议下,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考察。在这过程中我收获良多,我会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这份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旅途中,茁壮成长。

乐观一点来想,毕业不仅是离别,更是新的起点。此去经年,也许我会遇到更好的伙伴,也许我会去到更远的地方,但是这段旅途,永远是我最珍贵的收藏。站在毕业这样新的“起点”,我想许下新的期盼。四年前,我是一名稚嫩的大一新生,当时我殷切地期盼,大学四年能够学到知识、交到朋友。四年以后,我是成熟的大四毕业生,我希望今后的人生路,我能不留遗憾。学习知识也好,结交朋友也罢,我希望我走过的每一步,都不曾后悔。我坚信所有的经历和全部的过往,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会站在新的起点,调整心态,再次出发!

最后,祝愿所有的大四毕业生——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外国语学院20级法语1班 胡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