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福建江夏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校报》

支部联动聚合力 三位一体促就业

2024-06-28    

电科学院邀请福师大光电学院院长张先增教授开展主题讲座并共同与2024届光电专业准研究生合影

光电专业教师党员带队参加学科竞赛

编者按:近3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水平不断提升,考研成功率也练练攀升。2024届光电专业共有19名毕业生成功考取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东北石油大学、福州大学、贵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研究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占专业总毕业生人数的24.36%,创造了学校各专业历年考研的最佳成绩。这一喜人成绩让广大考研学子感恩母校全力护航,研路相伴,也极大地鼓舞了后来学子的就业信心和专业认同感。不论是走在考研的道路上,还是走向就业服务社会的道路上,每一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都感受到了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该专业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较好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学院五个本科专业之一,于2016年经教高函[2016]2号批准开设,2019年获批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福建省高校产业化专项科技创新团队,2021年获批校“一流专业”建设专业。该专业目前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综合实力相对雄厚的师资队伍。该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7人,教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服务省、市、区高新技术企业,为福建省及“一带一路”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等支持,形成了应用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在电科学院党委的有力领导下,该专业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科学研究为主线,以竞赛活动为抓手,以就业质量为重点,探索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联建联动,逐步形成了一套“3+3”促就业、助升学工作模式,即发挥“导师、辅导员、校友”三支队伍作用,做好“科研+竞赛+服务”三项工作,助力学子增强专业自豪感和满足感,提升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

党建引领 凝聚工作合力

科研启迪,点燃就业之火。科研平台的核心是导师,导师中的关键是党员导师。党员导师积极主动,带动集体充分利用科研平台,努力科学研究,并积极指导学生申报大创项目,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尽早加入课题组,尽快进入实验室,更多参与科学研究,更好探寻科研奥秘,感受科技魅力,促进学生在参与科研中启迪智慧,提升专业自豪感。一方面助力大学生拥有更好的求职资历,另一方面也点燃了不少学子进一步深造的考研梦想。通过科研启迪,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热爱专业、倾心专研,有效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认同,并稳步提增专业兴趣,有效燃起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考研升学的渴望,从就业升学的主动性提升入手,源头解决就业问题。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面对“就业季”的重大挑战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难、就业不稳定等特点,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平台上,成立了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工党支部。该支部涵盖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8间教学实验室及3个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共有10位党员教师,全部持有博士学位,全都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是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能战斗的优秀党员导师队伍,做到业务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推动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学院党委同时优化支部架构,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并为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工党支部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生党支部相互联动、密切合作搭建有效平台,逐步形成“科研+竞赛+服务”促就业、助升学的工作机制,让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同向发力和融合互动,点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前景。

多措并举 助推就业工作

近年来,电科学院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13项(其中1项入选全国大创年会展示),省级大创项目14项。近5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发表各类高水平论文50余篇、立项各级项目30余项。学生一作发表文章4篇、申请专利5项,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热爱,对就业的信心和能力。

竞赛引航,激发就业之志。课外竞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多方积极影响,包括特定技能提升、学术兴趣激发、合作精神培养、职业发展认知等等。相较直接进入科研平台学习,参与课外竞赛的机会更多,学生的数量也更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系高度重视课外竞赛的开展,通过强化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工党支部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生党支部的联动,以“1+1+1+X”模式组建竞赛队伍,即1个党员教师+1个群众教师+1个党员学生+X个群众学生,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等系列比赛。导师们身体力行,学生们积极主动,竞赛队伍群策群力同奋进,凝心聚力创佳绩。辅导员则在日常的工作中引导全体学生在竞赛中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创、以赛促研,切实推动学风建设,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深化自我认知。在竞赛过程中,通过与国内各高校的学子同场竞技,找差距、看不足、强信心、明志向,在一次又一次的竞赛胜利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找到了专业的自信、找准了自身的定位,更加坚定了自身深入钻研、积极就业、服务社会的志向。

近年来,电科学院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40余项。竞赛平台大力强化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不断深化专业认知和专业认同,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和就业的高度信心。

服务助力,护航研学之路。因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不少大学生选择考研深造。研路漫漫,贵在坚持。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工党支部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生党支部通力合作,为考研学子提供多方服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生党支部中的辅导员深入考研群体收集信息,反馈需求。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工党支部则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响应考研学子所需所求,集中全系力量先后为考研学生在推荐考研院校、收集考研资料、创建考研教室、举办考研交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升学助力服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现已形成常态化的“党员+校友+准研究生”助研交流模式。师生党员们积极牵头,主动联系,每年3月邀请在读研究生校友返校为复试备考学子传授复试技巧;每年5月邀请在校准研究生们为意向考研学生分享考研经验。如此反复,光电材料与器件教工党支部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生党支部合力服务,助力考研学子研路顺利。

(电子信息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