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老一辈石油人五上塔里木,面对茫茫大漠戈壁、断崖险滩,因油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嗟叹不已;如今,“两宽一高”的广泛应用,助力塔里木盆地实现超8000米埋深断控缝洞型储层精准刻画,有力支撑10亿吨级大油田的发现和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的部署实施。
进入21世纪,我国油气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勘探开发步伐亟待进一步加快。尤其是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寻找规模接替储量,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
现有技术能否满足需求?答案是否定的。陆上地震勘探历经几十年探索,先后发展了稀疏三维观测、子线接收等技术。当“对手”是地下3000至5000米以浅油气藏时,这些技术游刃有余。但是,面对更深更复杂油气藏发来的“战书”,这些技术却力有不逮,暴露出观测信息不全、采集效率不高、识别精度不够等缺陷。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国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除了自主创新,别无他途。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公司十五年磨一剑,自主研发全新一代陆上地震勘探技术,从理念方法、高端装备、工业软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创新研究,先后突破宽频激发、多视角观测、高密度采样、五维(5D)处理解释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引领我国油气勘探步入“高清时代”,奠定了我国陆上地震勘探技术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通过项目攻关,我们攻克了一个个单项技术,取得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更可喜的是,创建了完整的地震勘探技术体系,推动公司科技创新从点的突破迈向体系化的全面提升,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物探原创技术策源地注入新动力新活力。”“两宽一高”第一完成人,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少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