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省安岳县作家协会 - 普州文学

图片新闻

2024-06-30     浏览(18)     (0)

赵六爷也有不“英雄”的事儿。老爹一句话,大喜一下就愣了。大清早的,大喜准备出门办事儿,没来得及,还一直沉浸在赵六爷的故事里呢。老爹话锋一转,让大喜有些不知所以。大喜看着老爹,示意他继续讲下去。老爹停了停,示意大喜把面前的茶杯子满上,接着讲。

赵六爷是好人呀,大家公认的。不偷不抢,不摸不拿,干着打更匠的活儿,就为大家保个平安。他不但当打更匠办了几件大事儿,就是小事儿也不少干。打更匠嘛,成天上街下街地走着,难免不捡个东东西西的。赵六爷心里坦荡明亮,捡了东西,能找到失主的,全都如数还上,不能找到失主的,上转交公家。可是,他捡着的有一样东西,后来一直没有还给人家,也没有上转交公家。

什么呀?

一个娃啊。

那年冬天冷得很,雪风在街门上刮得呼呼响。大半夜里,赵六爷打更巡场巡到老码头,看见一床棉被包着一个东西,打开一看,是个娃。谁家的娃呢,他一直没有寻见,就一直养着。为了这个娃,他一直没有娶亲。再说,谁又有意嫁给他呢,一个打更匠,还有带着一个娃,日子多苦呀。谁不想过好日子。

那个娃呢?

那个娃就是你呀。

大喜瞬间惊住了。看了大喜一眼,老爹倒是很平静,接着说。那年,赵六爷夜里打更受了风寒,再没爬起床过。临走的时候,把你交给了我。我说过,有我一口干的吃,绝不让你喝稀的。这些年,你看我做得怎么样?

大喜对老爹还有什么说的呢?老爹一个人,从小到大带着他,帮人干小工不要工钱都行,只望着能给娃一口饭吃。一个单身汉,养大一个娃,在乡下,谁都知道是大不容易的事儿。老爹还把大喜送进了城里念书。现在,大喜是一村之长呢。

老爹说,你爹把你交给我,现在是全村人把一个村子的希望交给你,有个大事儿小事儿,你可要担起来哟。

近些日子,村子里有事儿,就是不安全,人心惶惶的。张家丢几只鸡,李家丢几只鹅,王家又少几只鸭的,村子里风言风语都传开了。

打更,找个打更匠打更。大喜低了半天的头一下就抬起来了。

老爹见状,哈哈一笑说,你娃,脑壳终于开窍!

大喜从门槛上站起身来,拍了一把屁股上的灰,转身出门,差点高兴得一下子碰在了大门板子上。

听说,后来打更还真成了村子里的一道特有的民俗。好多人进了村子,都得住上一夜,就想听听打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