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葆嘉:2024的夏天,就像青春一样葱茏,像生命一样火热。在这离别的时刻,亲爱的曲园,亲爱的老师,我们站在这里,说出心中的爱与不舍。
李光顺:今天,阳光明媚,宛若四年前的初见。你们略显稚嫩的笑脸,仿佛还在昨天,怎么转眼间,就要挥手作别?等等,老师也有很多话要对你们说。
姬春婷:站在毕业的路口,蓦然回首,我们仿佛看见了自己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身影。2014年,青涩的我踏入曲园,本硕博,整整十年,我深深体会到什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袁晓涵:同学们,多么幸运,与你们相遇,平时总是叮嘱你们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课余多参加活动,今天又来唠叨,不知你们会不会嫌烦?
王 晓:怎么会呢老师!我们知道老师是在帮我们成长,助我们成材。虽然我们偶尔将您气哭,可是您的爱我们都深深记在心间。
李光顺:记得你们刚刚踏进校园,老师们就告诉你们,这里是一个远离繁华和喧嚣的地方,可以静下心来,修身养德、读书治学,为未来蓄力充电。
叶 繁:是的,自从踏进曲园,老师们的大爱情怀,感染着我,让我坚定了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做像他们那样的人!把青春献给教育事业。
张孝林:是的,做像他们那样的人。立己达人,修齐治平,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王葆嘉:是的,做像他们那样的人。肩负为国弘文使命,守望民族精神。深受儒风海蕴熏陶的曲园学子,理应自觉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
刘昶江:是的,做像他们那样的人。继承扎实严谨的学风,勇攀科研高峰。心无旁骛,专心治学,科技兴邦,强国有我。
袁晓涵:你们做到了!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就是你们亮眼的青春答卷。
姬春婷:是的,我做到了。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8篇SCI论文。
叶 繁:是的,我做到了,从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到全国师范生教学竞赛一等奖,荣誉属于我深爱的曲园。
张孝林:是的,我做到了。帮助大龄心障人群,不仅让我感受到成就他人的快乐,更让我捧回“互联网+大赛”国奖。
刘昶江:是的,我做到了,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竞赛奖11项,申请软著和专利8项,成功直博中科院。
王葆嘉:是的,我做到了,四年来,作为中国教师博物馆的讲解员,在1500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中,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王 晓:是的,我做到了。在绿色军营中,获得连、团嘉奖、“四有”优秀士兵等荣誉,退役复学后,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排名专业第一。
袁晓涵:犁牛之子骍且角,老师为你们骄傲!林间朗朗的书声,树荫下学习的身影,实验室深夜的灯光,曲园的每一盏路灯,都是你们奋斗求索的见证。
李光顺:如今你们就要走出校门,奔赴不同的人生。继续深造的同学,请记住,一要“先做人,再治学”,二要“执着的追求、严谨的实践”,三要“低头钻研、抬头看路”,与国家民族荣辱与共。
袁晓涵:奔赴社会的同学,请记住,人行于世,立身为本,一要正直豁达,做善良温暖的人。二要自信乐观,从容走好人生路。三要感恩担当,在立己达人中成就丰盈。
王葆嘉:感谢老师的叮咛,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今年9月我将奔赴陕西支教,向张桂梅那样为中国教育终身“起立”!
王 晓:感谢老师的叮咛,我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宁,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忠诚。
姬春婷:感谢老师的叮咛,幸运的我,将留在曲园继续科研事业,我一定会踏实做人,认真治学,坚守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
李光顺:岁月如歌,唱响了你们的青春;风雨兼程,书写了你们的成长。在曲园的岁月里,你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爱。
袁晓涵:很幸运能够见证你们奔赴梦想的历程,参与你们璀璨热烈的青春,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看过的风景,我们都会深深记得。
刘昶江:感谢老师,感恩母校,传我以知,授我以能,育我以爱。感谢老师,感恩母校,庇我以荫,成我以德,立我以学。
王葆嘉: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看看萃华园那密密的紫藤,西联教室前那高高的法桐。让我再一次抚摸图书馆那温暖的椅背,再擦一擦实验室里光滑的台桌。
张孝林:亲爱的同学,一起哭过,一起笑过,那些相互陪伴、互相温暖的日子,是我青春手册上最靓丽的一抹。
叶 繁:亲爱的老师,看到您的青丝中闪现的白发,我偷偷的抹掉了涌出眼眶的泪水。您再多唠叨几句吧,走出校门我们就再也听不到了。
李光顺: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犁牛之子,勇敢向前吧!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理想奋斗,母校和老师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袁晓涵:犁牛之子,毕业快乐!祝你们眼有星辰大海,不染岁月风尘;心有繁花似锦,归来不负韶华。老师永远爱你们,母校永远爱你们!
王葆嘉:临别之际,让我们用最真挚的心声表达感谢。让我们大声喊出我们的热爱!喊出合 :曲园,我爱你!